我的老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首詩是清代詩人李清照寫的,贊揚了像蠟燭一樣舍己為人的人。我的老師,也是班主任--牛老師,就像蠟燭一樣,犧牲了自己的時間,耗費了自己的精力,把光輝無私地揮灑在我們身上。
我們曾在下午考過一張足足八頁的卷子,第二天,牛老師居然改完了。我看見牛老師帶著黑眼圈,邁著疲倦的步子緩緩走到講臺上,把一疊厚厚的卷子放到講臺上,又笑著看看經(jīng)她一手改過的卷子,不知是對學生成績的滿意,還是由于其他什么……牛老師開始發(fā)卷子了,那雙手是否在微微顫動?是,一定是因為昨夜的辛勞造成的。我的喉嚨好像被噎住了,心上似乎被撒上了酸水,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出老師改卷子是的情景:深夜中,燈光下,偶爾傳來幾聲蟲鳴,牛老師再次揉揉朦朧的睡眼,繼續(xù)用筆批改著卷子,一下,又一下……我明白老師為什么要對卷子微笑了,因為她讓學生盡快看到了卷子的成績,她很欣慰,又為學生節(jié)約了時間。
牛老師不僅在學習上幫助我們,在生活上也有無微不至的關懷。有一次,我摔傷了,胳膊擦傷出血一大塊。牛老師見后,心疼壞了。雖然話語上責怪不止,但我肯定在她的目光中看見了憐惜與關愛。老師從抽屜里拿出了醫(yī)護用品,她先用棉簽擦干凈了我的傷口,然后又用新的棉簽蘸上了藥水,在傷口上拂拭。牛老師一會兒看著傷口,一會兒又抬頭看一下我的表情,應該是在觀察我疼不疼。最后,她用包扎布為我利索包扎了一下,那么利索,顯然已經(jīng)為許多學生作過這件事情了。我打心眼里感謝牛老師,并不只是因為她對我的呵護,還有那偉大的精神。
記得有一句話叫"老師像媽媽",這多么貼切啊。牛老師就如同我們的另一個母親,體貼的關心著我們,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親愛的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