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巧釋尷尬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宴請百名杰出創(chuàng)業(yè)者時,有位婦人被安排在女王身邊坐下,她沒穿晚禮服,只穿了一件暗色的夾襖,顯得很局促,始終低著頭,一言不發(fā)。
宴會正式開始了。女王站起身,緩緩舉起酒杯……只聽“咣當”一聲,女王身旁的一只酒杯順聲倒下,一股鮮紅的液體汩汩流出,剎那間就“親”到了女王潔白的晚禮服上。
許多人不約而同地捂住了嘴巴——那個倒霉的婦人竟然不小心撞倒了杯子!婦人的臉瞬間漲得通紅,她很難過,頭已經(jīng)低垂到了胸口,淚水噙滿了她的眼眶。
“謝謝你,珍妮。我們偉大的農(nóng)場主。”天。D人驚異地抬起頭。女王笑著望向珍妮,“謝謝你,珍妮。你替我解了圍呢。原本,我也很緊張,大家都是那樣杰出的人,都是各行各業(yè)里的精英。我真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將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身上來。如果我的開場白沒有絲毫新意,你們肯定要笑話我了呢!
女王含笑地化解了珍妮的尷尬后,皺著眉頭的人們,開始松弛下來,宴會的氣氛也輕松愉快起來。
面對別人的尷尬不嘲諷、不落井下石,找到機會給別人一個臺階下,設(shè)身處地地幫助別人化解難堪,這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