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故事作文(2篇)
我的讀書故事作文(1)
大家好!書是我們的知心好友。當(dāng)淋浴在燦爛的陽光中,膝上攤開一本書,聞著紙上散發(fā)著的油墨清香,旁邊放上一杯水,聽頑皮的風(fēng)娃娃吹開書頁的美妙聲音,我的心里充滿了快樂。我相信,任何一位與書為友的人都會有同感吧?
在我一兩歲,剛剛開始認(rèn)字的時候,書就與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一開始我讀一些識字的書,增加了我的識字量,后來我又迷上了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像故事書,或者是漫畫書,那時傻傻的我常跟著書中的人物一會哭一會笑,現(xiàn)在想想雖然幼稚,但何嘗不是真正的融入書了呢?上小學(xué)了,這些遠(yuǎn)遠(yuǎn)滿足不了我濃烈的求知欲,百科全書就是那時最適合我的書了,沉迷于他,我對整個世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后來,歷史書,古典文學(xué)小說,外國小說都相繼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他們豐富出彩的文筆培養(yǎng)著寫作文剛剛開始起步的我,我腦中的好句庫就這樣被他們填滿了,現(xiàn)在他們的步伐從未停下過。
不過,我讀的書雖然看上去雜亂無章,多而不精,但我選書還是有一套的。
首先,我會先看他的名字,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然后看看后面的簡介,看看內(nèi)容是否積極向上,接著我會看一下目錄,大概了解一下內(nèi)容,情節(jié)是不是跌宕起伏,最后我還會隨意翻幾面,“考察”一下文筆合不合格。我的要求其實還是很高的,但好的書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才會讀那么多種類的書。除了自己選,接受別人的推薦也是一條好選擇。
說空話一點用都沒有,我就以一本書以及我的經(jīng)歷為例吧。
這本書我想大家一定會很熟悉,他是我從小到大始終不離的伙伴,也是我眾多讀后感中的一位?停拿猪憦刂型,他就叫三國演義。怎么樣,很有名吧?
剛上幼兒園時,爸爸媽媽送我了一本注音的三國演義,當(dāng)時的我只有五歲,識得的字屈指可數(shù),但拿到書的我卻興奮異常,如獲至寶,先一個詞一句話的拼出來,再問爸爸媽媽具體的意思,幾個星期就囫圇吐棗地讀完了,大概了解了內(nèi)容。上小學(xué)了,有了少兒版的了,拼音什么的都沒有了,不過大小厚度可不是一個檔次了,有一般的書本那么大,厚度卻是兩倍,但我讀的速度更快,只用了一個星期就把它消化完了,他也不會靜靜的躺在我的書桌上,度過余生,反而他被我經(jīng)常翻閱,每一次,都有一種新的體驗。
這些都不是重點,真正讓我了解三國演義的是我近幾年才讀的一套,他分上中下三冊,每一冊都有小學(xué)時讀的那一本厚,最重要的是,他是文言文版,許多里面的字,我更是聞所未聞,別說是見了。盡管他不認(rèn)識我,但我有辦法認(rèn)識他!所以,每到有空閑時,我都會掏出一本古漢語字典,一個人自己一邊查一邊翻譯,語文文言文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我愛讀書,既不是為了“黃金屋”,也不希望有“顏如玉”,只是從實踐中體會到讀書的無窮樂趣。在翻字典的時候,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這種努力,我想,才是讀書途中一道最亮麗的風(fēng)景線了吧?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大家也試試吧,用翻字典的方法,因為努力,人生才更精彩!
初一:潘璇瑾
我的讀書故事作文(2)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我開始識字讀書的時候,我根本不了解這句話。不相信書中會有那么多的好東西。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愛看書,那時我得到一本書就會快快讀完,往往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每當(dāng)我讀完一本書媽媽就會問我這本書主要寫了什么?主人公是誰?我總是回答不上來。媽媽就會讓我再重新讀一遍,慢慢領(lǐng)會故事的內(nèi)容,吸取里面的精華。漸漸地讀書讓我學(xué)到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
現(xiàn)在,我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讀書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我讀過好多書,比如《淘氣包馬小跳》、《三國演義》、《中華上下五千年》、《魯濱孫漂流記》、《狼王夢》,讀了《淘氣包馬小跳》我很喜歡馬小跳那誠實、勇敢、有骨氣、敢作敢當(dāng)?shù)膬?yōu)秀品質(zhì);也喜歡他那活潑、幽默、很自信、樂于助人的爽朗品格。還有《魯濱孫漂流記》,故事主要講了主人公魯濱孫因乘船遭遇風(fēng)暴失事,漂流到孤島,獨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歷盡艱難困苦,最終回到英國的事情,小說中的魯濱孫敢于冒險,毅力驚人,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顯示了一個十足的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發(fā)揮個人才智,勇于冒險的精神。
書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書給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了我力量和勇氣。我愛讀書,讀好書,讀書好,好讀書。我的讀書故事還在繼續(xù)……
初一:馬延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