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作文3篇
八年級作文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讀陶淵明的《飲酒》,像是飲一杯飄著淡淡香氣的茶。清淡無奇卻齒頰留香。
《飲酒》是陶淵明辭官歸隱后所作,它表現(xiàn)了詩人在欣賞自然景物中所領(lǐng)會到得生活情趣。雖然全詩語言清淡,不加雕飾,沒有精致的修辭華美的詞藻,似乎無意為詩,毫不著力,卻流露出濃濃的詩情。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個設(shè)問句,樸素自然卻揭示了全詩的中心——一切自然了去都是由于詩人的心境超脫世俗才感受到的。
“心遠”二字,乃是詩眼,他點出了境由心生的道理。就這兩個字本身看,他們平實無奇,實則生花妙筆,與全句乃至全詩意境自然融合,成為點睛之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個“見”字,乍看好似信手拈來隨意而作,細究才悟出此字乃是詩人匠心所在。它既表現(xiàn)出詩人正在采菊時,無意中見南山的驚喜又使人和物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閑適愉悅,怡然自得的田園生活畫面,詩人超凡脫俗的清風(fēng)俊骨也躍然紙上。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厭惡污濁官場,安貧樂道,熱愛自然的清高隱士的形象。
人以菊為友,以山為朋,流連其間,自得其樂。好一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難怪它會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樸實無華的語言,樸素真摯的情感,是《飲酒》一詩顯著的特點。陶淵明以令人欽佩的點石成金的功力,留下了許許多多傳神的妙筆。讀這首詩,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兩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八年級作文2:一張含淚而笑的臉
去年夏天,一對母女搬來我家胡同對面。那是拆遷后僅留下的幾個小院中的一個。
一個角落里掛著蜘蛛網(wǎng),地上放著陳舊破亂的物品,連春聯(lián)都已泛黃的房子。她們就住在這里。這位40多歲的母親,帶著她得了絕癥的16歲女兒。
在這個女孩出身后,檢查出患了不能治愈的先天性小兒麻痹癥。女孩的父親說要扔了這個孩子,可是作為一個母親,她堅定的說:“這是我的女兒,不管她怎么樣,我都會照顧她的,”最后,父親終于忍受不住,離開了這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從那以后,她們母女兩人相依為命。她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靠這位母親的艱苦勞動換來的。她沒有什么文化,只有干粗活。
現(xiàn)在,她在我們小區(qū)做清潔工,不論刮風(fēng)下雨,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地工作。當(dāng)她拉著破舊的垃圾車時,她的背彎得很低,一步一步吃力地走著。還不時的用手擦拭額頭上的汗。
她們住的房子很潮濕,屋頂還漏雨,因為交不起水電費,晚上就點一根小蠟燭照明。她們過得就如60年代貧困人家的生活。
女兒的個子矮小,長不高,看起來像四、五歲的小孩,而且不能行走,做什么事都不方便,還要母親的照顧。小院里有口壓井,水不干凈,不能食用,母親怕女兒吃壞肚子,就到別人家里借水。周圍的鄰居們都知道她們母女的生活很困難,就主動地幫助她們,送些衣物給她們。她們看到大家總是很熱情地打招呼,對我們微笑。大家都很欣賞她,尊敬她。
還記得那天晚上,我陪媽媽去送衣物給她們。她看到我們給予她的幫助,很感激我們,不時地對我們說著謝謝。她一直對我們笑著,但在微弱的燭光里,我看到她的淚在臉上劃過。
這個母親一個月的工資僅200多元,還要交50元的房租,再加上平時的一些開銷。每天都過得很艱苦,她總是把好一點的飯菜讓女兒吃,自己只吃些剩了好幾天的饅頭。因為生活費不夠用,所以經(jīng)常會遇到飯菜不夠吃,他還是僅著先讓女兒吃,女兒問她時,她就騙女兒說自己已經(jīng)吃過了。只有這樣,女兒才會安心的吃飯。每當(dāng)她看到女兒吃地津津有味時,她轉(zhuǎn)過了身,笑了,即使留著兩行熱淚,即使她自己餓著,但也覺得很滿足。她笑得是那么燦爛,那么美麗。她臉頰上滾燙的熱淚,是那么閃耀。
她沒有任何怨言地照顧著自己的女兒,就這樣,一直生活著......
八年級作文3:生活的態(tài)度
“人最寶貴是的生命,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yīng)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dāng)雜役,他在食堂里干了兩年,受盡了欺辱。然而,他后面的路更坎坷。不久,保爾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是,他在這種情況下還在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他和常人相比,多寫一個字都要付出翻倍的代價。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成功地寫完了《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本書。
縱觀今古,要想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許多名人志士也是在挫折中鍛煉了自己,考驗了自己,使其成為千古佳話。不要以為當(dāng)作家寫一本書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往往在這過程中會有挫折和困難等著你去迎接。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花了30年時間,司馬遷編《史記》歷史20多年等等。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
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zhàn)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lǐng)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xué)習(x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