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
今天是伊拉克戰(zhàn)爭十周年,人們究竟在那血與淚的金屬土地上,看到了什么,我很想知道:
圖片一:
十年之前,黑暗依然籠罩著巴格達的上空,黎明卻遲遲未至,一顆流星劃破了天空,帶走了黯淡星空中的一絲絲星光。
兩條黑煙咋起,升入空中,拋下以生命結(jié)成的沙石雨。天空被照亮了,這光明,讓人無所適從。因為在明亮如晝的天空中,無數(shù)條巨龍在穿梭、飛翔。耳邊隱隱約約的傳來了獨裁者薩達姆放肆的大笑和布什憤怒的咆哮。
他們只看見了軍事的威力,卻看不見生命的可貴。
圖片二:
第二天,上午時分,伊拉克人民迎來的不是清晨的露珠,而是大洋彼岸的炮火。美軍全面進攻,伊軍寸土不讓。血染的江山,紅色的石油,究竟誰是主人?
美軍某個不起眼的軍事工事里,鉆出來了一只碩壯的軍犬,左顧右望,強壯的身軀內(nèi)包裹著脆弱的內(nèi)心,前肢耷拉在包帶上,兩耳下垂,眼中有無盡的悲傷。
主人的氣味消失了,那個堅毅的、英勇的男人,以一當十、以一抵百的偉大戰(zhàn)士,大敵當前,把自己往背包中一塞就出去了。那個與自己一同嬉戲、一同戰(zhàn)斗、一同吃飯的英勇戰(zhàn)士,最后死于炮火下,尸骨無存。
躍出主人的安全小屋,迷茫的尋找著方向,那不甘的眼神中,看到了悲傷,看不見希望。
流浪,流浪,永遠的流浪在炮火硝煙之中,隨風沙散去。
天地之大,為何容我不下?
圖片三:
孩子們的玩具,從布娃娃變成了ak47,從棒球帽,變成了晃頭晃腦的鋼盔,從運動鞋變成了大一號的軍靴。
童年的肥皂泡就這樣被炮火沖破,無情的戰(zhàn)火依然存在著、燃燒著。黑夜籠罩夢境,沒有真主的佑護,只有那漫漫的黃沙,沒過了軍靴。
家,已支離破碎;國,是戰(zhàn)火紛飛。國家不存,天下之大,何處是家?
在他們眼中,我看到了血腥,看不到童真。
圖片四:
獨裁者薩達姆的銅像倒了。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未必!
因為,仇恨還在燃燒!
死一個是悲劇,死一百個慘劇,死一萬個就是數(shù)據(jù);殺一個人為錢,殺十個人為仇,殺一萬個人就是所謂的正義嗎?
在伊拉克人民的眼中,我看到了黑暗,看不到光明。
圖片五、圖片六、圖片七……
但更多的人道力量,依然會匯在人間。
戰(zhàn)爭無情,當權(quán)者無情,獨裁者無情,但人有情。
伊拉克傳教士:坐在站崗的美軍旁邊傳教,娓娓動聽的說著信安拉得永生,正說到興頭,卻被憤怒的美軍用礦泉水瓶打斷了。
小女孩:父母于戰(zhàn)爭中被誤殺,美軍士兵拉著小女孩的手,如父女一般,走在夕陽的余暉下。
還有一位伊拉克老大爺極“崇拜”的與一名滿臉囧樣的美軍合影。
生命不死,希望不熄。
戰(zhàn)爭不消,人道不滅。
槍炮不絕,鮮花不謝。
光明尚在,笑容依舊。
這樣的圖片中,我看見了戰(zhàn)爭的殘酷,也看見了光明與希望,人道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