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1000字
時光如奔騰的江河,輕輕地、匆匆地從之間流過,如花瓣飄落……不知不覺,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歲月,開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翻開日歷,翻開了新的一年,翻開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過去的一頁……我靜靜回想著自己過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樂,也有悲傷,那仿佛就在眼前。
大年三十早上我就與爺爺一起貼春聯(lián)與貼門神。大紅春聯(lián)是對聯(lián)的一種,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名春聯(lián)。春聯(lián)俗稱“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雅稱“楹聯(lián)”。春聯(lián)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以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lián)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fā)展為春聯(lián)。是過年的一種俗。門神是農歷新年貼于門上的一種畫類,其主要作用是驅邪辟鬼,衛(wèi)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門神可分為捉鬼類、祈福類、道界類、武將類和文官類。
貼完門神,就開始掃塵了。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后,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凈凈地迎新春。大家小戶準備過年。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衛(wèi)生大掃除,墻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處一年的積塵,均須于此日以掃帚清除干凈;箱柜上的金屬把手等,也應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大年三十晚上,豐盛的年夜飯擺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圓桌周圍,津津有味地吃著年夜飯。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這快樂的氛圍里慢嚼細咽,享受著“年”的幸福,這就是“年”味兒啊!歡聲笑語,笑臉喜氣,洋溢在整個家里。守望新年,守望希望,守望幸福。親人的慰問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暖意,時光在充滿溫馨的家庭里,在濃濃的“年”味兒里舞蹈。吃完飯之后便開始放鞭炮、煙花等來烘托氣氛,然后全家人不許睡覺,一直守到12點。放爆竹是中國傳統(tǒng)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鞭炮,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這聲聲爆竹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吃餃子不僅是全國過年時的習俗,更是湖南人的習俗。大年初一早上,鞭炮齊鳴,家家戶戶樂呵呵的起來煮餃子,另外在煮餃子時,還要故意煮破幾個餃子,但是不能說煮破了,要說“掙”,寓意來年掙大錢。另外餃子里面有的還藏有栗子、棗、硬幣、花生米等寓意喜慶、甜蜜的東西。
大年初一首先進行家人之間拜年,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然后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后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初一過后,便是走親訪友的日子,比如拜岳父岳母、去姑姑、小姨、舅舅等家串親戚;但是要記住的是,在串親戚的同時還有很多忌諱。
春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因為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這就是我家鄉(xiāng)——湖南不一樣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