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優(yōu)秀作文:旁觀(6篇)
1.旁觀作者:f6班 段晨曦 《論語》中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好客、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可為何當今社會出現(xiàn)了如此多的讓人痛徹心扉的事件?
旁觀,我不知道你會想到什么,我會想起發(fā)生許久的小悅悅事件,一個三歲的女童為什么過早地離開了人世?難道只是因為那場車禍嗎?不,車禍固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難道不是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旁觀嗎?
旁觀,或許在千百年前只是詞典或書上的一個名詞,可為什么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要讓它用一個動詞的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人們只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又有誰能想到,今日你旁觀了別人的危機和困難,他日你遇到危機和困難該怎么辦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僅僅是道德品質高尚,更是挽救生命的正道;冷漠旁觀,不僅僅是個人的修養(yǎng)欠缺,有時候就是殘害生命的真兇!
人生恰似一方天空,待你翱翔,關鍵是看你是否擁有那一份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多少人選擇在黑暗中隱藏自己正義的翅膀,不愿飛翔,只因他們不愿正視自己的靈魂,于是在這光怪陸離、魑魅魍魎的社會中拖著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軀體,穿梭在燈紅酒綠的夜幕中。他們不愿飛,不敢飛,生怕這段那隱形的翅膀,終日唯唯諾諾,碌碌無為,實在令人嘆惋。
“莫道桑耦晚,為霞尚滿天”,你若堅信自己擁有高貴、珍潔的靈魂,并愿意傾盡畢生精力捍衛(wèi)它的圣潔,那么你依然可以飛翔,那是靈魂的飛翔,沒有翅膀的飛翔。
靈魂的缺失,讓國人冷漠旁觀;道德的缺失,讓群眾沒有溫暖,只能像小狗一樣瑟縮。呼喚道德,互換靈魂,拒絕旁觀!
無需抱怨周遭的喧嘩,無需埋怨上蒼未給予我們一雙翅膀,沒有翅膀依然可以飛翔,一點一滴虔誠的歷練,一分一秒執(zhí)著的積累,絢爛的天空等待著我們展翅高飛。
就讓我們手把手,心連心,拒絕冷漠,拒絕旁觀,共筑溫暖的家園!
2.旁觀作者:f5班 解曉雨 古人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蔽覀冊诠珗@里會不時地看到一群群長者在樹下“戰(zhàn)斗”,往往是當局者絞盡腦汁,舉棋不定,而旁觀者早已急得臉紅脖子粗了。
生活就如同一盤零散的棋子,在我們手中被演繹的淋漓盡致,但并不是每一步都能如你所愿。生活注定是充滿坎坷的旅程,路上少不了鮮花與掌聲,更少不了質疑和嘲諷。當我們遭遇困擾,一片迷茫的時候,何不跳出圍城,當一回旁觀者,為自己指路。那么人生的主宰才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縱觀古今,多少英雄淚灑衣襟。項羽被逼烏江,面對滔滔的江水,他想的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競不知他的無數(shù)子民是如何珍惜他這位君王的。為何不重新來過,東山再起?能屈能伸,這才真正對得起江東父老。項羽自刎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勇氣面對失敗,無法跳出自己。
周瑜本是一代梟雄,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卻不能突破自我, 在“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中悲憤地死去。
不能理智地面對失敗,就沒有理由成功。旁觀失敗,一切就不過如此。若有決心,時間定會證明一切。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痹酵豕篡`淪為俘虜,卻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臥薪嘗膽,終日不忘亡國的恥辱,終于成就大業(yè)。
旁觀,不是退縮,不是懦弱,而是一種面對失敗的勇氣,一種參透人生的智慧。
李白甘愿流放,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tài)看待紅塵,舉杯邀月,成就一代“詩仙”。
旁觀,需要我們有勾踐的信念,李白的豁達,而今物欲橫流的社會,還有幾人能清醒地旁觀,總是有人為了名利爾虞我詐,為了利益違背良心。或許總有一天,他們就會明白,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終點,名,利,都沒有多大意義,人生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
生活這盤棋,需要我們一步一步,用心經(jīng)營,若是不知道該如何走了,就當一回旁觀者吧,或許,這場比賽會贏得更精彩。
3.旁觀作者:f4班 魯金坤 有一個旁觀者的墓碑上這樣寫道:“當初,他們驅趕異教徒時,我們沒有說話;后來,他們屠殺猶太人時,我們沒有說話;再后來,他們屠殺共產黨人時,我們仍然沒有說話;最后,他們的屠刀指向了我們,我們發(fā)現(xiàn)已沒有人說話……”
旁觀,不是超然的態(tài)度,而是消極的選擇。
多少人羨慕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但我卻認為他那是消極避世的旁觀態(tài)度。雖然這是一個人選擇的自由,但是這種選擇卻是一種責任感的嚴重缺失。身為讀書人,當以天下事為己任,既然有一身能力,就不要浪費,熟不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甘做一名旁觀者并不令人敬佩,明知官場黑暗而勇敢迎上去的人才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旁觀不是明智的態(tài)度,而是愚蠢的決定。
當?shù)聡ㄎ魉乖跉W洲泛濫,英法等國想到的不是積極應對,而是袖手旁觀,犧牲小國利益,禍水東引。于是乎便有了人類歷史上一段骯臟的記錄,“慕尼黑協(xié)議”“綏靖政策”,本想袖手旁觀,沒想到卻是惹火燒身;本以為會保得太平盛世,沒想到卻墮入人間地獄。面對惡勢力,旁觀是最愚蠢的決定。這種旁觀者注定會自食惡果,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旁觀,不會改變什么,但若是每個人都積極參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哪怕僅僅是極微小的一點力量,也會創(chuàng)造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跡。譬如網(wǎng)絡反腐,網(wǎng)友們只不過是說了點事實,談了點看法,就揪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貪官。據(jù)統(tǒng)計,XX年因微博下馬的貪官有16位,這是庶民的勝利,更是積極參與的勝利。
我們不能甘做一名旁觀者,而是要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心中的理想不斷奮斗。
4.旁觀作者:f4班 李俊婷 飄逸的白云,在空中飛過,靜觀世事滄桑;匆匆的流水,從山間淌過,旁觀歷史變遷;歲月長河滾滾而來,你無法阻擋,不妨帶上一顆超然物外的心,旁觀者絢麗多彩的世界。
旁觀,需要豁達的胸襟。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詞人,面對官場的蠅營狗茍,他慨嘆一聲,拂袖而去,縱情于山水,靜觀山中四季變化,月亮陰晴圓缺。蘇軾是失意的政客,卻成了得意的文人。大抵是只有這樣超然物外的豁達心境,才能將滿腔的豪情調成墨,繪在紙上。去赤壁下泛舟,去洞庭湖玩賞,唱大江東去,吟山間明月,聽江上清風又是怎樣一種灑脫與淡然?他用清泉將沾染欲望的心靈洗凈,帶上一份豁達去旁觀這變化發(fā)展的人世,去體會自然的奧妙,感悟人世的悲歡;帶上一份曠達,減少一分執(zhí)念,去旁觀世界的美。
旁觀,需要淡然的心境。為什么要去追尋不屬于自己的身外之物,讓橫流的物欲熏染本該純潔的心?過分的執(zhí)著只會讓疲憊的身軀辜負這逝去的美好年華。歲月長河無休無止,不妨帶上旁觀的心去欣賞世界,了解自然。想來,陶淵明定是明白了其中的真諦,掛印辭官,過上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生活,安享“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的自在。想來嵇康一定是知曉了官場的黑暗與浮沉,自知以一人之力無法肅清官場的積弊,索性拒絕出任,縱情美酒與山水,輕撫古琴,弘揚的樂章在千年的歷史中回響。
旁觀,需要堅守內心的信念。時代的車輪飛速運轉,碾過五千年的文明揚塵而去,現(xiàn)代的人們也苦苦追尋時代的腳步而徒于奔命。在工業(yè)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人們的心靈被物質利益原則禁錮,失去了一顆豁達淡然的心。其實,不妨從塵世的喧囂中跳脫出來,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世界,帶上一份超然物外的豁達,去感悟生命之美。
愿化為一片云,站在遼闊的藍天,欣賞歲月的靜美;愿化作一條小溪,去旁觀歷史的年裳。帶上一份豁達與淡然,去旁觀生命之美吧!
5.旁觀作者:f3班 李菁 梅花“旁觀”春日百花爭妍,不為所動,終在寂寞寒冬突出自己的脫俗芬芳;然而,月季不肯“旁觀”他人的美艷,也于萬花叢中露出了清秀婉麗的面龐。置身茫茫人海,在人潮中前行,是否要旁觀,永遠是生命過程中不斷面臨的一種抉擇。
生命有時需要旁觀,蓄一汪清水于心田。
依然無法放棄那位曳尾于涂中的隱士,她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地位那么凸顯,拒絕世俗之邀,掃除生死的困擾,他于塵世之俗俯瞰眾生,于生死之外曉暢生活。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旁觀者,旁觀俗世,旁觀生死,旁觀生命的自然更迭。從妻子之死他鼓盆而歌之時我們就已經(jīng)懂了這位旁觀者的生活抉擇,唯有旁觀者能安享生命的清純。
也依然記得那位長發(fā)飄飄的女子,于大漠之中尋找心安之地。三毛說:“寂寞如隨,寂寞如影,不必化解,已成共生!蹦俏镉暮榱鳑_毀心靈底處最堅固的堤壩,那世俗的氣息蔓延至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位毅然選擇旁觀的女子淡出人們的視界,攜荷西之手,行走于撒哈拉大漠,即使與寂寞同舞,也不渾濁于世俗的漩渦。這位旁觀者告訴那些執(zhí)著于心安者,唯有旁觀才能蓄一汪清水于心間,享生命之喜樂于自然。
然而生命有時又不可以旁觀!
當民族的呼叫,人民的痛苦一次次被感知,魯迅毅然棄醫(yī)從文。他知道,作為華夏之子,他不能眼看民族遭受欺凌而旁觀,他參與進救國運動,于水深火熱之中傳播民主與科學。拒絕旁觀,成就了魯迅,更拯救了中華民族。
當小悅悅被碾壓,當老人被撞到,當嬰兒從十樓掉下,你還能袖手旁觀嗎?最美媽媽吳菊萍用母愛的博大告訴我們:當他人真正需要,請不要旁觀,伸出援手吧,你的參與會讓這世界開出真愛之花。汶川地震之時,連撿垃圾的老奶奶也參與了捐款,這份全民參與、拒絕旁觀的愛,終于然我們喊出了“震不跨的中國心”!
生命有時需要旁觀,當你想蓄一汪清水于心田;而生命有時不能旁觀,當他人、民族需要你的幫助與參與。生活的路上,旁觀與否,我們必須謹慎地選擇。
6.旁觀作者:f1班 李菲霖 隨著社會發(fā)展,拜金主義盛行,人們更加注重維護自身利益,多種角色轉換,人們常常陷于“旁觀”與“不旁觀”間。
“人”字解析我們社會的本質——是互相依靠的合作關系。為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為了我們在困難的時候不感到孤獨無助,我們對別人所需要的幫助要堅持不旁觀!
最美媽媽沖出“旁觀”——闡釋愛
在XX年7月2日那個燦爛美好的日子里,杭州白金海岸小區(qū)的人們開心地生活著,突然,一名小孩從10樓的高空快速墜下,正走在路上的吳菊萍看到這種情況,推開驚恐尖叫的路人,奮力沖上前去,徒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得救了,吳菊萍的胳膊骨折了。
最美麗的吳菊萍,她沖出“旁觀”,用自己的愛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同時也拯救了社會,用愛沖散了冷漠的旁觀,讓我們感受到了走出“旁觀” 的偉大。
藍衣女孩拒絕“旁觀”——帶動愛
眾所周知,火車站是魚龍混雜的地方,因人口的快速流動而成為眾多騙子行騙的場所,人們的防患意識經(jīng)過此地時會陡然提升。但在一場大雨中,愛心在此得到了詮釋。
青州火車站一位賣茶葉蛋的婦女因體力不支而倒下,在場人員無一止步而皆匆匆走過,只有那位穿藍衣的女孩停住腳步,將打開的傘定格在那位婦女頭上,自己淋在雨中,為她遮雨,同行的路人受到感召,也停下腳步,又把打開的傘放到她的頭上,大家彼此照顧,直到救護車來到。
女孩在那位倒地的婦女得到救助后便離開了,未留下姓名,但她那藍色的衣裙卻一直停留在人們的心中,因為,她邁出了“旁觀”,而使“旁觀”不復存在。
消防士兵打破“旁觀”——贏得愛
在長長的公交車上,一位妙齡女子受到了陌生男子的“騷擾”,全車的人均無視女子求救的眼神,隨后上車的消防士兵發(fā)現(xiàn)后,制止了那位男子的行為并批評了他。妙齡女子不僅感受到了安全與溫暖,而且看到了消防士兵身上的正直與勇敢,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后來兩人墜入了愛河。
因為未被“旁觀者清”所局限,因為打破“旁觀”,他們贏得了尊重,喚起了沉睡的愛心,讓我們重新感受到愛。
陽光下,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吳菊萍”“藍衣女孩”“消防官兵”走出來,讓我們一起拒絕旁觀,讓愛心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