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
旁觀
因?yàn)閭吹恼勰,我終究是放棄了軍訓(xùn)。或者應(yīng)該說是放棄了訓(xùn)練比較恰當(dāng),畢竟我還沒有完全脫離軍訓(xùn)。只是,請假之后,我的角色變成了旁觀者。我開始思考我的角色,在軍訓(xùn)中,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成功者、失敗者和看客。我覺得,這個看客是可以理解為旁觀者的。在我看來:成功者兢兢業(yè)業(yè),功成名就;失敗者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而看客,則云淡風(fēng)輕、與世無爭,笑看人間百態(tài)。
做成功者太累,也不值得。滾滾紅塵,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爭渡,可是真正能成功到達(dá)彼岸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況且他們所到達(dá)的彼岸也只是世人眼中的彼岸,是不是真正的彼岸還很難說。這個我們暫且不予深究,還是說說成為成功者的代價吧。事實(shí)上,很多成功者都只是表面上的風(fēng)光。就拿我國古代的皇帝來說吧。表面上看來,最大的成功莫過于成為皇帝了?墒,那些皇帝在登上皇位之前經(jīng)歷了多少兵荒馬亂、爾虞我詐?他們登基之后的勞苦和身居高位之“寒”又有幾人知道?所以說,做成功者太累。坦率地說,我并不想做一個成功者。有得必有失,成為一名成功者所要付出的代價——比如親情——是我不愿放棄的。成功者要有很大的魄力,放棄一些東西的魄力。這樣的魄力我沒有,也不想有。所以我是不適合做一名成功者的。
我不想做成功者,更不想做失敗者。“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比松潭處资,如果要我做一個失敗者的話,我想我是不會甘心的。詞典上失敗的定義大略有兩種:一種是“沒有達(dá)到預(yù)期的目的”;另一種是“被對方打敗,輸給對方”。我對失敗者的理解是“被生活打敗的人”。也許有人會說,被別人打敗的人也是失敗者。但是我并不這么認(rèn)為!皠偃苏哂辛,自勝者強(qiáng)。”(《道德經(jīng)》第三十三章)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去理解——被別人打敗并不是真正的失敗,被自己打敗才是!敗給生活其實(shí)就是敗給自己。我不能忍受這樣的失敗。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戰(zhàn)勝自己,一次又一次。為了父母的期望,也為了自己的尊嚴(yán),我不想做一個失敗者。
我覺得我還是適合做一名旁觀者。很多人都說我這個人有點(diǎn)奇怪,我想應(yīng)該是我對絕大多數(shù)人所孜孜以求的東西都不甚在意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