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瘦西湖景色的作文700字
陰雨滌樹綠正旺,清渠映柳波蕩漾。漁舟穿橋折網(wǎng)忙,麻鴨兩點夏江上。儼然一碧瘦西湖!
初識揚州,慵懶小城,尋常街巷,無古時商鹽富庶之痕,綠蔭頗多,但工整劃一,無古城之韻。入瘦西湖,源于朱自清一篇文章,想必有番風(fēng)韻。
從曲曲折折的小道上繞過密不透風(fēng)的樹林,眼界開闊起來,一座座石橋靜臥于碧波之上,錯落有致,古色古香。每一座石橋都不同,但同樣給人以安心之感。河對岸有一道回廊,白墻黛瓦,游人倚在粗木柱上,眼望平坡綠植小憩。
以青花瓷缸植養(yǎng)的荷花,繞著一座古樓,其名曰“熙春臺”。樓高兩層,古燈染暖了這古樸小樓,幾個典型江南水鄉(xiāng)的女子正身著金絲繡花長裙,手持琵琶二胡,欲攬客請賞古樂。眼雖靈動,膚雖如凝脂,但少了《西洲曲》中含蓄溫婉,不如俯身輕嗅荷花香,垂手輕撫芭蕉葉更富情趣。
古樂之雅,已然無緣,內(nèi)斂的瘦西湖,卻依傍柳美人的長發(fā)暗送秋波。古人結(jié)發(fā)相思,想必也會有雅趣之人折柳之發(fā),置于瓷瓶中日日觀賞吧。
麻鴨戲水,水波漾起,和在水中輕擺的小舟一般,靜靜的扇形水紋一點一點散開來,遠(yuǎn)遠(yuǎn)才停下。太陽輕輕滑入云中,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瘦西湖溫婉如舊,蒙蒙煙雨更是添了幾分詩意。
多渴望能在青石板路遙遠(yuǎn)的盡頭,窄巷深處遇見一個像張愛玲那樣的女子,打一把油紙傘,穿著素色旗袍,笑著緩緩向湖邊走來。她能容我跟在她身邊,立于石橋上,聽她念著遠(yuǎn)方的劉蘭成。也許正因為劉蘭成的負(fù)心,才有這段凄婉的愛情,才暈染了張愛玲的才情。
假山上云霧繚繞,雖是人工噴水造成的,但也有了“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之感,在水霧中瘦西湖更顯得裊裊婷婷了。雖非天成但也自成一體,古樸雅致。紫薇開在石子路旁,一地落花,微風(fēng)撫過,正是吹皺一湖碧水。
瘦西湖,是不豐膄,但比之去杭州賞人海,確是個好去處。柔波點點,微風(fēng)徐徐,儼然瘦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