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新千年第一個寒假的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大年初六,我就開始了“家鄉(xiāng)巨變”的調查,被調查者是我的爸爸和媽媽。為了像一個真正的記者,我還準備了一些東西呢!一只“話筒”、一支鋼筆、一個記錄本、一個“記者證。”
采訪是在我家開始的,我跑到客廳里,對正在看電視節(jié)目的媽媽說:“尊敬的媽媽,我是砂子塘小學四(6)班的一名小記者,我想請問您,您對我們家鄉(xiāng)——長沙的變化有什么感受?”媽媽馬上開懷暢談起來:“先說說長沙的馬路吧。長沙的五一路大概是建于五十年代,在當時來說也算得上是長沙的一條又寬又好的馬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長沙市人口越來越多,汽車也越來越多,這五一路就好象也在變,路是一天比一天的窄了小了。八十年代時期媽媽住在長沙市北郊絲茅沖,可上班卻在長沙市南郊赤崗沖,每天都要乘坐汽車。因為上班和下班的時候,也正是人們乘車的高峰時期,汽車在馬路上只能停停走走,乘客們急著趕路很大的意見,司機拼命地按喇叭也想快點開車,可五一路到處塞車,每個汽車站上都是黑壓壓的候車人群,人們戲稱一輛接著一輛的汽車為火車式的汽車,F(xiàn)在八車道的五一路不但通暢,而且美麗,來來往往的汽車奔馳在五一路上!蔽艺f:“媽媽,謝謝您對我的支持,再見!闭f完后,我一溜煙跑到自己的書房,整理 “資料”去了。
下一個采訪對象是我的爸爸。我跑到廚房,拿好“話筒”對著切菜的爸爸說:“爸爸,我可以采訪您嗎?”爸爸馬上把手中的活兒停下來。我又接著說:“爸爸,我是長沙市砂子塘小學四(6)班的一名小記者,我想請問您,我們的家鄉(xiāng)—長沙這幾年有什么變化?”爸爸心直口快地說:“原來我們家的房子比較小,質量也不大好,屬于那種“干打壘式”的。一九九四年,我們家分的新房子是二室一廳的高層建筑,房子與以前的比好多了又亮堂,質量又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面積小了一點,只要家里來了兩三位客人,房子就顯得狹小起來。而現(xiàn)在我們家住的房子是三室二廳,你看是又大,質量又好,在家里感覺很舒服。你自己不但有睡房,而且還有書房。在這短短的六年中,從我們家住房的變化就可以看出長沙市住房情況的變化。”我忙對爸爸說:“謝謝您的回答,再見!
沙在不停的變化,而我看到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小分,看到的也是很局限很局限的一部小分,但是我知道長沙在不但變,而且在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