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與屈原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
媽媽也買了點粽葉,只見她先把粽葉洗干凈,然后卷成一個空心椎體,放入洗干凈的糯米,裝滿糯米后,媽媽把剩余的粽葉緊緊地包住米,用繩子緊緊扎住,最后放入鍋中煮。
不一會兒,廚房里就飄出了淡淡的清香,我立刻把鍋蓋揭開,拿起來就吃。我一邊吃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jié)的由來——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楚王的重用?墒,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能,故意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懷王死后,屈原就被放逐到長江以南。他眼見國家日益衰敗,更希望全體國民振作起來,就抱石跳入汨羅江自盡,以死相諫。那天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百姓們非常難過,他們來到江邊,把粽子投入江里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我不但能品嘗到好吃的粽子,更能讓我們回憶屈原這位偉大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