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思考作文800字
端午節(jié)的習俗很多: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插艾葉、掛菖蒲和蒿草、佩香囊、懸鐘馗像、掛荷包、栓五色絲線、點雄黃酒……我只知道前四個:吃粽子自然是最為平常也最為普遍的習俗了,我非常愛吃軟糯還帶著甜香的粽子;插艾葉也是年年必做的功課;賽龍舟、飲雄黃酒則只是聽說過;而剩下的一大串習俗,我不僅不了解,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記得小時候我還天真地問過媽媽:“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放假呀?就是為了讓我們吃粽子、插艾葉嗎?”
何止我如此!現(xiàn)在很多孩子和大人都淡化了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僅僅沉迷于放假的喜悅之中,未曾去想想這個節(jié)日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這個節(jié)日,是紀念誰的,是干什么的。他們更熱衷于過洋節(jié),對西方的節(jié)日、習俗倒是如數(shù)家珍,玩得樂此不!,F(xiàn)在,許多人已經(jīng)對端午節(jié)失去了興趣,更多的是將這個節(jié)日用來進行購物、旅游等休閑活動,或是因為喜歡粽子的美味,才想起端午節(jié);真心實意想要紀念屈原的人,雖非屈指可數(shù),但也是少之又少。還有人對屈原的死大做文章,稱屈原是他人所害、失足溺水、被人下藥等等,扭曲事實,添油加醋地僅是為了吸引眼球。有人還說,屈原的愛國只是說說而已,他并沒有為此付諸任何實際行動,無法證明他真的愛國。亡國之后,屈原悲憤至極,投江而死,也被人認為是懦弱的表現(xiàn)。
屈原并非武將,不能沖赴前線,率兵殺敵,馬革裹尸;作為文官,他努力上諫過,但毫無用處,那他除了痛心疾首,又能有什么辦法呢?而且,他僅憑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復興國家,既然如此,他唯有以血祭國,以身殉國,喚醒人們。屈原是用他強烈的愛國熱情支撐起他的斗志。任用時,他沒有停止過斗爭;被疏遠時,他沒有停止過斗爭;被流放時,也沒有半點動搖過他的斗志;就連在殉死之時也不曾泯滅過他的斗志。因為愛國,他充滿斗志;因為愛國,他潔身自好;因為愛國,他忠貞不渝。他借《離騷》抒發(fā)了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愛國是他全部精神的精華、源泉和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在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能一同懷念屈原,在偉大民族復興之路上,傳播和發(fā)揚他的愛國精神,弘揚民族文化,重振民族精神,共圓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