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的讀書筆記
熊可牽,虎可牽,獅可牽,大象也可牽。蒙古草原狼,不可牽”雙手合十,封面上一雙閃著幽綠寒光的狼眼直刺我的眼眸,心生敬畏,《狼圖騰》敘狼之事,譜草原情,話狼道與人道,狼性與人性。在這個鉛華盡在的鬧市,放下精神的束縛,回歸大自然,任自己的靈魂隨著作者的筆尖馳騁在額倫草原,那個已然消失在現(xiàn)實中卻仍能用大腦去譜繪出些許模樣的神秘草原,和那清澈的長生天騰格里……
蒙古草原狼,可敬可殺不可辱,一行行字句,飛入眼簾,猶如鮮活的畫面,歷歷在目,寸許厚書,承載著的卻是一餐豐盛的狼圖騰精神盛宴?墒鞘ピ僖驳貌坏剑ゲ胖湎,失去方感重要,那鋼鐵的意志,桀驁不馴的狼魂,那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嚴格的組織紀律性,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草原守護神。
人與狼的傳說從古至今未曾阻斷,狼孩兒,狼人傳說更傳遍眾人之耳,未嘗不閃爍著神秘的光環(huán)。那抑或只是漢族人們茶余飯后給孩子門講的童話故事,但《狼圖騰》揭示這倒不是無風起浪,人與狼有著百年來割舍不掉的神秘聯(lián)系,尤其是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牧民們稱狼為其軍師,打獵技巧,征戰(zhàn)攻略,生存本領(lǐng),都是從草原狼身上學來的,變換多端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略,巧借天時地利等自然的幫助,盡將那敵方打他個措手不及,無論是人還是狼都打了一場又一場以少勝多的奇戰(zhàn),成吉思汗十幾萬兵馬破金百萬精兵,不是僥幸,日夜與狼生活在一片蒼莽的神秘大地,與狼斗智斗勇斗膽斗力量,練就出草原人的勇猛剛毅,草原馬的輕剽俊逸,以及那鐵騎橫跨亞歐大陸的奇跡。
在慨嘆草原狼對一代蒙古人的巨大影響之余,細細品味,亦可得許多哲理,就像睿智老人畢利格說的大命與小命之間的關(guān)系,天下從來都是大命管小命,天命管人命,天地沒命,亦無大命,更無小命,這些也是被人們稱為“老狼王”的蒙古老人從狼道中總結(jié)出來的,他雖然不曉得食物鏈食物網(wǎng)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這些空虛的名詞,但他卻深諳天理,將自己的生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來時往時不興起一毫一絲的波瀾,保存著那清澈的靈魂,狼道井然有序,形散而神不散,狼圖騰是捍衛(wèi)草原大命的圖騰,可誰又曉得,正是這圣潔的使者,卻被文化大革命那無情的利爪連根拔起,根須不剩,令人看得這一紙辛酸,嘆那精神戕害猛于獅,惡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