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改寫作文
《曹劌論戰(zhàn)》記敘了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并在長勺之戰(zhàn)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終于使弱魯戰(zhàn)勝強齊的史實。下面是相關的范文,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曹劌論戰(zhàn)》改寫作文一:
這年是魯莊公十年。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大好時節(jié),正應該值得慶祝節(jié)日的時候,而如今,魯國的街巷到處是冷冷清清。原來齊國要攻打魯國的消息已經(jīng)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老百姓逃的逃,躲的躲。而此時,一個窮書生在家里如坐針氈,冥思苦想,終于他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要面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人聽說后,都前來勸說他打消這個念頭,認為敗局已定,如果指揮不當,最后會死的更慘。這個窮書生死不聽勸,信步向魯國宮殿走去,他便是曹劌。
曹劌大步流星,不顧阻攔走入了魯莊公的“軍事會議廳”。此時,魯莊公正和眾臣商討戰(zhàn)事,曹劌禮畢,簡單說明來意后,便直接引入正題。
問魯莊公:“您要憑借什么作戰(zhàn)呢?”
魯莊公看了看他的這些臣子,說到:“吃的,穿的這些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會分給他們。”說著指了指底下的臣子。
臣子們連連點頭,附和道:“大王英明,大王英明。”魯莊公笑了笑,得意地看了看曹劌。
可哪想曹劌搖搖頭說:“這些小恩惠并未普及,老百姓是不會服從您的。”
魯莊公眉頭緊鎖,看了看供奉在正廳的神像,說道:“豬牛羊這類祭祀的祭品,一定會如數(shù)稟報,不敢虛夸謊報。”說完輕蔑地看了看曹劌。
誰知曹劌又搖搖頭說:“小處守信用,還不能得到神靈的充分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你的。”
魯莊公有些急了,他順著門外看了看死一般寂靜的魯國城,恍然大悟,轉過頭來對曹劌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弄得清清楚楚,但一定會實情處理。”說完有些緊張地看著曹劌。
終于,曹劌點點頭,笑了笑說:“這是忠于職守這一類的事情,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請讓我跟著去吧。”
經(jīng)過了幾天的準備,齊魯雙方在長勺擺開陣勢,準備決一死戰(zhàn)。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zhàn)車,魯莊公看到齊軍龐大的陣容和威武的陣勢,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剡^頭來看看自己的將士,一個個表情嚴肅,手握利劍,抱著必死的決心。于是認為是進攻的時候了,正準備下令進攻,可曹劌卻立馬攔截,說道:“現(xiàn)在還不可以。”
雙方又對峙了一段時間,齊軍開始擊鼓,但看魯軍并無進攻之意,于是不敢貿(mào)然進攻,只是擊鼓。等到齊軍擊完了三通鼓后,曹劌突然發(fā)出了進攻的號令,魯軍如猛虎一般撲向敵軍,齊軍手忙腳亂的抵抗了一陣,便開始潰敗,魯莊公想趁勢追擊,曹劌說:“還不行。”這時他跳下戰(zhàn)車看了看齊軍的戰(zhàn)車車印,又登到高處向齊軍撤退的方向望了望,于是下令追擊,最后魯軍殺的齊軍哭爹喊娘,大勝而歸。
回到魯國后,魯莊公大擺慶功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莊公回想起戰(zhàn)爭時的情景,于是便問曹劌兩次阻攔進攻的原因。曹劌笑了笑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敢做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士氣大振;第二次擊鼓時,士兵士氣逐漸衰退;第三次擊鼓時,士兵士氣就用盡了。敵軍的士氣沒有了,而我軍士氣正旺,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齊國是大國,恐怕會有埋伏,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印記雜亂,遠遠望去,他們的大旗也已倒下,于是才下令追擊的。”
魯莊公聽后,恍然大悟,對曹劌佩服得更是五體投地。于是由衷的感嘆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曹劌論戰(zhàn)》改寫作文二:
無疑,《曹劌論戰(zhàn)》之中,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曹劌的有德有識,有才有謀值得學習,這已成定論。我也同樣覺得曹劌這個人物在作者的描寫下,既有責任感,又有膽識,但是他有一句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我并不是很贊同。
文中的魯莊公,則定性為“鄙”,是一個無能無知,目光短淺的平庸國君。但是,魯莊公真的是那么鄙陋嗎?我不這么認為。
首先,齊國向魯國宣戰(zhàn),眾所周知,齊國當時是一個實力極強的大國,而魯國則恰恰相反,面對這樣的戰(zhàn)事,魯莊公不但沒有退縮,反而積極備戰(zhàn),這難道不是一個有勇氣的君主嗎?
再者,面對身為貧民的曹劌的恃才自傲,魯莊公沒有表示輕蔑,而是有問必答,實事求是,勇于納諫,并且深知民心之所向,體貼民情,還有政治眼光,這難道不是一名賢明的君主嗎?
也可以說,正是沖著“公將戰(zhàn)”的這種魅力,賢士擇明主,曹劌才會“請見”。
當作戰(zhàn)時,“公與乘之”,可以看出魯莊公禮賢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有胸襟和氣度。
戰(zhàn)后,魯莊公沒有為自己的勝利沾沾自喜,而是誠懇求救,以至于曹劌才能暢談戰(zhàn)事。
這樣一位兼?zhèn)溆職,魄力,體貼人民的賢君,還能說是“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