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與畏
雛鷹不畏狂風(fēng)暴雨,勇于搏擊長空,終成天空霸主之名;蝶蛹不懼厚重堅硬的蠶繭,敢于掙扎沖破束縛,終成五彩翩翩夢;溪流不怯崇山峻嶺,蜿蜒前進(jìn),終能回歸浩瀚的大海。
世界多變,艱難苦辛隨處可見。只有不畏的勇者,方能力排萬難,成為生活的強者。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杰無畏無懼,成就大善大美。秘康無畏,司馬集團(tuán)威逼利誘,他不懼生死,大義凜然,慷慨就義,廣陵散成為絕唱,可他的英名勇義流傳千古,深入人心;太白無畏,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何等瀟灑風(fēng)光,即使惆悵失意,仍不改“仙人”本性,青崖放鹿,東海釣鰲,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畏權(quán)貴,令人佩服;“戊戌六君子”無畏,百年維新終成空,俠義大名自此留,不躲避,不逃跑,誰嘆刀口之下無勇夫,五君子便是這錚錚辯駁。他們的無畏成就了他們?nèi)松母叨取?/p>
無畏的人能夠勇往直前,不達(dá)目的勢不罷休,而怯懦的人卻只能害怕困難,空自嗟嘆,一敗涂地。
泱泱中華,“樂不思蜀”的劉憚無疑是千年歷史上抹不去的一塊臟漬,安于享受,茍且偷安,不思復(fù)漢,蝸居于西蜀之地,終成了亡國懦夫,扶不起的阿斗;至今也忘不了宋朝那一段屈辱歷史,忠臣勇將摒棄不用,奸佞小人得寵當(dāng)權(quán),不是愛國者無能,只嘆統(tǒng)治者大懦弱,害怕外族的剽悍,割地求和,喪權(quán)辱國,潰逃南遷,只為茍延殘喘,怯懦偷生,必然亡國滅邦。膽怯之人只會退讓,不敢進(jìn)取,歷史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教訓(xùn),又何能指望大展鴻圖抱負(fù),留下千古英名呢?這當(dāng)然是癡心妄想。
人生在世,勇氣當(dāng)然可嘉可獎,但若是一味地妄自尊大,橫沖直撞,必然會撞了南墻,頭破血流。我們要理智地將無畏用在對的地方,堅定不移地奮斗方為正途。我們要懷揣著明確的目標(biāo),裝備自己以充足的學(xué)識,敏銳的洞察力,這樣才能使自己在人生征途上遇高山峽谷仍可豁然開朗,遇山重水復(fù)亦可柳暗花明。
自然萬物的無畏讓它們達(dá)到自然之美的高度,那作為萬物之長的我們,又怎甘落后,拂去心靈的尖埃,破除靈魂的枷鎖,讓天地聽見我們鏗鏘的無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