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粥是一道私房菜
嚴格意義上來講,“粥”不能算作是“菜”,因為在中國,主食與副食是涇渭分明的,菜是副食,而“粥”則屬于主食范疇,但我實在不想拋棄我心中這至極的美味而言他。
小時候,姥姥把一碗白米粥放到我的眼前,就會對我講她孩提時的困苦與無奈……隨著漸漸的長大我漸漸悟出:白米粥里承載著一段老一輩人刻骨銘心的歷史和對新生活的期盼。
我開始試著去品味那白米粥中的味道,它不是無滋無味,而是滲透著一種甘甜。
初三的日子里,每每挑燈夜讀到深夜,母親總會輕輕推開我的房門,隨之而來是一碗熱騰騰的白米粥擺在了面前。一口下去,溫暖全身。疲憊不堪的身體立刻恢復了活力。
于是我知道,白米粥并不單調乏味,它里面調入了太多珍貴的東西:母愛、親情、關愛、希望……
忽然想起張抗抗的《稀粥南北味》:“稀粥對于許多中國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鍋一勺一點一滴,從中生長出精血氣力、聰明才智,還有順便喝出來的許多陳規(guī)和積習。”然而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現(xiàn)代烹調技術的發(fā)展,粥中也很自然加入了很多現(xiàn)代的元素,于是,加入了點綴的各種粥也五花八門:什么蓮子粥、八寶粥、海鮮粥、南瓜粥、蔬菜粥、皮蛋瘦肉粥……烹制方式也從文火慢熬、小鍋慢煮變成批量的流水線生產,即使普通家庭也改用了壓力鍋烹制……在我看來,這都背離了粥的本義了――熬粥不需大量,需小火慢慢熬制,平心靜氣,靜心等待,寄托著烹制者的情感和耐性。
在浮華的時代,在速成品泛濫的社會,或許白米粥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太過普通了,或許已經很少有人再有時間和耐心熬制這普通的米粥了,在豐盛的餐桌上,它或許太過普通和單調了,然而白米粥背后寄托的是一代人的記憶,是一些人的獨特情懷。
白米粥是中國人餐桌上永遠不可替代的一道私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