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濃榔艷處,著得眼高
《菜根譚》中有語:“風(fēng)斜雨急處,立得腳定;花濃榔艷處,著得眼高;路危徑險處,回得頭早!庇袝r,好處包裝下的陷阱,往往是最險惡的。
柿子雖美味,摘取它卻有受重傷之險;青草雖好得,吃到嘴里卻有失自由之苦。由此觀之,近在咫尺、垂手可得的眼前之利,恰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簡單,那般美好。
眼前小利猶如“香醇”的毒酒,清冽如三春之水,然毒性卻似蝎尾之針,利欲熏心的人,免不了飲鴆止渴,釀成慘劇。眼前小利猶如一顆煙幕彈,沉浸其中,視野變窄,心靈變濁。利欲熏心的人,因五色盲,因五音聾,由五味爽,由眼前小利而心發(fā)狂。
人們捕猴子,將一團(tuán)食物放入與其拳頭大小相當(dāng)?shù)臉涠粗,待發(fā)現(xiàn)食物的猴子前來,將手放入樹洞中,這時人們便可大搖大擺地前去抓猴?蓱z那猴子貪圖先前小利而失了戒心,從而永遠(yuǎn)地失去了自由。
動物如此,人又如何?追本溯源,人們似乎天生對那些垂手可得的事物情有獨(dú)鐘。試看那些趨利若鶩之人,雖是得了利,卻失了赤子之心,失了自由。雙腳上沒有一雙明亮的眼,便會在利益的迷宮中徘徊,在眼前之利的泥淖中掙扎,且越陷越深。
林清玄的《在云上》中有這么一個故事:一方池塘中有錦鯉與吳郭魚,每當(dāng)向池中撒入餌料,吳郭魚便蜂擁而上,瘋狂地?fù)屖尺@些魚餌,錦鯉卻不為所動,幾個月下來,由于錦鯉吃不到餌料,便大批餓死,而吳郭魚大量繁殖,工作人員只有將吳郭魚捕捉,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樣一來,池塘中便又只剩下錦鯉。在利益面前,吳郭魚趨小利若鶩,結(jié)果賠上了身家性命,而錦鯉在眼前小利益面前不為所動,使自己依然優(yōu)雅地暢游在池塘中。
洪應(yīng)明道:“交友須帶三分俠氣,做人要有一點(diǎn)素心!边@里的素心何嘗不是小利面前的堅守之心、潔凈之心、寧靜之心呢?“寵利勿居人前”,可見懷君子氣節(jié)之人,必是在利欲誘惑面前堵住口鼻、閉目捂耳以抵擋其魅惑,以一顆潔凈之心通過人生的航道,以一顆堅守之心下完人生的棋。
可見,我們應(yīng)以百世之務(wù)而非一時之利著眼,面對眼前小利這一無形的牢籠,為自己插上堅守的翅膀,飛離那種“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悲劇。堂堂“人”字,又豈能在眼前小利前彎腰低頭?若被“利”字熏心,便永遠(yuǎn)是頭失去自由的驢。
心中,莫讓“利”字當(dāng)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