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獨秀和百花爭妍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爭妍春滿園。
一枝獨秀的中國乒乓軍團,包攬了所有金牌,寂寞地傲視著群雄。這不該是高手喜歡看到的局面,也不是全世界的乒迷們期待的結果。
激烈競爭的比賽誰都渴望,沒有懸念的角逐顯得興味索然。
金庸筆下有一個獨孤求敗的例子,那一個寂寞的高手打敗天下無敵手,孤獨地拖著一把破劍,空望山巍巍水茫茫,不知道自己還有什么價值。他如同一座孤島,一身的高強都化作悵惆和迷離。天下之大,何去何從呢?
換作你,一個八尺的漢子對付一群幼兒園小朋友,作何感想?
設想一下,大唐盛世,如果只出現(xiàn)一個李白,還能叫文化繁榮嗎?所幸,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長江后浪推前浪,百花爭妍春滿園。不同風格,不同魅力,聚集成一座直插云霄的高塔。沒有了競爭,也不會出現(xiàn)真正的大師;沒有無數(shù)的大師,也很難推進文化的繁榮。
我們曾出現(xiàn)過很多京劇大師,這是因為那時候唱戲的養(yǎng)家糊口不容易。唱得不好,沒人理你,也就無法生存。在這種競爭之下,不同流派的大師應運而生,也就促進了京劇的發(fā)展。如今,梨園繁花朵朵,京劇藝術臻于完美,京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粹。
改革開放之前,壟斷企業(yè)比比皆是,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舉步維艱。開放之后,很多大型企業(yè)走進了市場,企業(yè)活了,職工待遇好了,為國家做的貢獻也大了。經(jīng)濟要想發(fā)展,必須打破壟斷,變一枝獨秀為春色滿園,如此方可各領風騷水漲船高。
作為我們自己,要歡迎競爭,渴望對手,渴望被打敗。如此,我們才能更強大,才能更美好。一個班級如果前幾名永遠是那么幾個人,這個班級就不會有更大發(fā)展;就算長期保持第一的學生,成績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競爭可以激發(fā)潛力,壟斷讓人充滿惰性。
如果中國乒乓球隊一直包攬全部金牌,那么奧運會可能會取消這個項目,世界各國打乒乓球的將越來越少,只要有中國隊,誰也拿不到冠軍,那誰還會去練呢?如果這個項目被奧運會取消,那么中國人打乒乓球的熱情也將銳減,這同樣也是一種傷害。
我們應該走出去,讓更多的優(yōu)秀教練走出去,幫助國外選手提高水平,而我們自己的技術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沒有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這個事物很可能停滯不前甚至消亡,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局面。
一枝獨秀終不好,春色滿園方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