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好為題議論文作文800字
人生不可僅以黑白論之者十之八九。人們總習(xí)慣給事情簡單定是非,但到頭來發(fā)現(xiàn)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是非論”與“好壞論”各執(zhí)一詞,可是誰心中能沒有桿“秤”?那根拉扯著理性與情感的、必不可少的秤。
近日兩名大學(xué)生的“輪滑之旅”讓許多網(wǎng)友點贊,他們歷時五天半從山東一路滑到北京,喚起了許多人的輪滑夢,充滿了激情與青春的夢想。而交警部門則指出:大學(xué)生的行為違反了交通法規(guī),按法應(yīng)罰。
不可否認(rèn),大學(xué)生的堅持與果敢正是這一代年輕人最好的代言。
誰的青春不是熱血而滿懷夢想的?誰不想著詩酒趁年華?可話又說回來,這確實是一件不對的事,無論是怎樣的初衷,白紙黑字的法律條規(guī),觸犯了就是觸犯了。
自古不能兩全的事多如繁星,以前有“忠孝兩難全”,如今也有“對好兩難全”。很多時候,“好”的事可能是“不對”的事,而“對”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但筆者竊以為,只有守住心中“是非”的底線,才有資格揮舞手中“好壞是非”的判斷之棍棒。
六、七十年代的人們盼望法治的健全,因為到底是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而如今這個時代,有基本完善的法律,人人有法律意識?删W(wǎng)絡(luò)上“人肉”“怒打小三”的字眼還是屢見不鮮。誠然,做出這些舉動的大都自詡正義,群眾也有拍手叫好的,似乎極為解恨?蛇@些看起來“好”的事情有許多是違法的,是“不對”的。就像我們不能逞一時之快而隨意打罵他人,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罪犯的“情有可原”就判他無罪,“激情犯罪”更多是托辭,誰都不能代表正義或道德而凌駕于法制的是非之上。
同樣,“對”的事情也不盡然是大眾認(rèn)為的“好”。正如校方規(guī)定的統(tǒng)一著裝不一定是學(xué)生心儀的服飾,書法家為追求藝術(shù)美而改變了正確的筆順。
梭羅說:“人生而自由,但也無時不在枷鎖中。”從來沒有絕對的自由,就像從來沒有絕對的是非好壞。但我們之所以制定法律,我們之所以給事物定性對錯,是因為我們需要它。“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guān)于好壞的看法實在太多,但這個世界卻不能只聽任個人意愿而肆意前行。
因些每個人心中都當(dāng)有桿秤,去衡量對錯,去判斷界限,去對這個社會負(fù)責(zé)。
屈原在千百年前發(fā)出感慨:“何方圓之能周兮?”這個世界既需要是非如“方”的理性與底線,也需要對錯如“圓”的溫度與懷柔。但我們首先要“站定”是非,再去判斷好壞;若是一味忽略是非之分只是主觀臆斷,何以成理智之人?又何以成法制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