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將記住辛棄疾作文800字
那臺古老的歷史放映機(jī),投影著那位古人陳舊的身影,但見把欄桿拍遍。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樣一位古人,少年的他不諳世事,中年的他遍識愁味,老年的他回首一身,坎坷多磨難。他以武起事,以文成業(yè),讓歷史不折不扣地記住了這位漸識人生苦味的武將——辛棄疾。
歷史將記住辛棄疾,記住唯愿馬裹尸,以身以許國的辛棄疾。辛棄疾有一顆心,一顆忠義的愛園之心。滿腔熱血在胸中游走,勃郁的豪情在血脈中噴張。他拿起信仰的利刃快刀利劍地過關(guān)殺敵。年少輕狂,氣焰高盛,二十二歲的他就盛出了一支數(shù)千人的義軍。為的是挑戰(zhàn)金宋亂世,完成光復(fù)大業(yè)一展鴻圖之志。他曾遇部將叛變,好友被殺,單槍匹馬直闖敵營,生擒判將,以判將之血祭自己的忠肝義膽,祭國家未收回的大好河山。
滿腔熱血的辛棄疾,并不只是空有武術(shù)的莽夫,他行事果斷,雷厲風(fēng)行。卻被朝廷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歷史將記住辛棄疾,記住認(rèn)真,執(zhí)著的工作人辛棄疾。盡管南歸后的辛棄疾不為朝廷所喜,二十年的任職,就有三十七次的調(diào)職,但是工作狂人辛棄疾不曾因頻繁調(diào)動而虛與偽蛇,也不曾因地方官小就棄之不任。他新官上任的火,雄赳赳的燃起了一支“飛虎軍”,金戈鐵馬,威風(fēng)凜凜這氣勢不像地方長官,到像京城禁衛(wèi)軍之首了。他與生俱來的干練風(fēng)氣讓,他操練兵馬,修建營房做起來得心應(yīng)手如魚得水。建房材料稀缺,他便命人送來瓦6片,即送即付銀,難聽迎刃而解。但南宋的政治泥沼非議他,皇帝也對他時棄時用。歷史記錄下了他的波折,歷史記下認(rèn)真,執(zhí)著的工作狂人辛棄疾。
辛棄疾滿腹詩書,是武將,是狂人,亦是詩人。
歷史記住辛棄疾,記住詩書滿腹氣自華的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到盡他心中豪情,那一腔熱血不言而喻。“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登樓憑吊,看吳鉤,拍欄桿也,難遣的憂與憤躍然紙上。“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傾然而出的,是他愿奮戰(zhàn)殺場地心。歷史記住了,記住了辛棄疾的筆墨,也記住了執(zhí)筆的辛棄疾。
滾滾的歷史長河永不枯竭,投影下了辛棄疾的一生;轟隆滾動的歷史車輪,刻下了辛棄疾的奮斗足跡;哪一頁書香盈繞的歷史,書寫下辛棄疾的悲與喜,愛與恨;那一幅歷史丹青,描繪了辛棄疾奔走呼號的身影。
歷史,終將記住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