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7年高三二模高分作文:本色芙蓉,精裝牡丹
【材料】老榆樹的根,立在村頭的一角。它把對黃土地的依戀,給了早春的嫩綠,給了晚秋的金黃,給了落在枝頭的鳥,也給了樹下汗水的娃。年復(fù)一年,樹成了村莊古老的旗幟,根便是村莊悠久的化石。
展覽室里的根,立在紅地毯上。此時,它已被扒光了皮,烘干了最后一滴血,還被涂上了一層漆。它是被一種畸形的欲望,從土里挖出來擺在了這里,甚至連姿態(tài)都屈從于設(shè)計者的意志。它成為人們的玩物,隨之被拋進燃燒的爐火。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簡化內(nèi)容,就有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價值之意?蓞⒖嫉慕嵌龋
1.尋找合適的位置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2.本色與徒有其表。
3.保持本色和迎合世俗。
4.尊重事物的成長規(guī)律。
5.奉獻。
6.過度欲望導(dǎo)致美好事物的毀滅。
。5、6兩項為次要角度)
【高分作文】
60分作文
本色芙蓉,精裝牡丹
中華史千年,一曲紅樓夢。大觀園,百態(tài)眾生,精華毓秀。黛玉如芙蓉,寶釵似牡丹,一枯,一榮。我卻心念,雖枯猶榮,雖榮猶枯。
芙蓉,巍巍立于寒風(fēng)中。
竹林幽靜,淚痕未盡。瀟湘館裊裊走出一位林妹妹。有淚,你便流;有才,你便露;有情,你便迎上前,決絕而堅定。哪怕,只是飛蛾撲火。這樣的你,自然無法贏得長輩的贊許?墒,那又如何?你不在意。是的,讓那些花襲人、賈元春之流批判去吧,讓那些王夫人、王熙鳳之流嘆息去吧,自有人欣賞你的高潔,你的優(yōu)雅,你的玲瓏剔透。
這樣的你,也便贏得了寶玉的心。即使“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即使“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相信我,花落人亡,便不會兩不知。你夢幻而清雅的氣質(zhì)磅礴了一段歷史的風(fēng)雨。絳珠恨歸離恨天時,沒有人看到,卻又都看到,你眼角那滴淚,堅定,自然,閃光。
芙蓉,本色凜然,雖枯猶榮。
牡丹,莊重端于大廈傾頹之時。
蘅苑幽草,香氣襲人。蘅蕪苑端正走出一位寶姐姐。有淚,你咽進肚子里;有才,你剖給金蘭契;有情,卻掩進重門內(nèi)。這樣的你,同輩贊譽,長輩暗許,終為你贏得了寶二奶奶的鳳冠?墒乔逭溲,這是真的你嗎?你守舊、刻板、沉重……那為什么“心較比干多一竅”的黛玉愿與你義結(jié)金蘭,為什么“光風(fēng)霽月”的湘云愿與你談心事?哦,只有她們看出那個本色的你,那個也吟出“送我上青天”的蘅蕪君?墒,重裝裹后,不見了本色的你,你終得了圓滿的結(jié)局嗎?不,寶玉依然羨著“山中寂寞林”。而那“晶瑩雪”般“高士”的你呢?大廈傾頹之日,你也必不免倒于廢墟吧?
牡丹,重重精裝,失其本心。我為你掬一捧同情淚,但雖榮猶枯。
本色芙蓉,精裝牡丹,曹公遠去,留下這一紙染文。可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包裝后的光彩與本色下的粗糙,前者也許風(fēng)光一時,但誰都知道,本色最能根植于心,原生態(tài)者最美。
由此推及世間百態(tài),物、人、時光……無一而足,雖枯猶榮,雖榮猶枯。
53分作文
放飛性靈,堅持本我
泥土里臟污卻自由舒展的根,與展覽上精致卻僵硬的根,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與《莊子》中用來做比的龜是何其相似。莊子的選擇是“寧曳尾與涂,不受封于廟堂”,把持內(nèi)心那一點性靈,或許也是這個智者留給世界的最深沉的思考。
江畔有披發(fā)行吟的人在踽踽獨行,汨羅江渡來撐篙握槳的魚父。魚父見屈原,乃問何以見放,屈子答道:“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濒~父見他形容枯槁,想起他年輕時也是輕衣綬帶的世家子弟,面露不忍,問他可曾后悔。屈原遙想那佩蘭采芷、屈心抑郁的日子,不由一笑:不以濁世之污,染皓皓之白。他終于放飛性靈,肉身雖沒入江底不見影蹤,精魂卻在年年粽香飄飛的季節(jié)重生。
江畔有戴笠披蓑的人在寂然垂釣,富春江邊有浣紗的少女。“雖然衣著樸素,卻是被漢武帝數(shù)次延請的賢人!鄙倥南。不由地多看了看那釣叟。那釣叟似已察覺,解開泊在岸邊的船纜,對那女子笑道:“我是嚴(yán)子陵!毖粤T,逐水流而去。只有風(fēng)還依稀傳來一支不成調(diào)的曲子:“潮聲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他終于放飛性靈,光陰雖暗暗換了華發(fā),深樹幽澗旁的泊舟卻還在傾訴一個默默無名的故事。
江畔有撫掌斂眉的居士在枯坐修行,錢塘江畔是秀美的山巒和無邊的山光水色,他是李叔同,或許現(xiàn)在該叫他弘一法師。他精通詩文,琴棋書畫詩酒茶無一不精,無一不工。卻在母喪后察覺這花團錦簇的虛妄,一心遁入空門,且修的是諸宗最苦的一宗。他卻安然若歸。他終于放飛牲靈,舍掉最后的貪嗔癡,只有那一曲《送別》依然唱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卻已不知該向誰送別。
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基督卻說:“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钡鸫a有一點是共通的:放飛性靈,堅持本我。不被塵世摧折。就如莎士比亞所說:雖然身處果核之中,我卻是無限世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