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柔與剛
陸瑤
古代哲學(xué)家老子認為柔克克剛;當老子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當我到晚年,堅硬的牙齒都已經(jīng)掉光了,只剩下舌頭,這不就是以柔克剛的很好的例子嗎?
其實。柔與剛并沒有像黑白兩級圖那樣有明顯的分界線;在特定的情況下,柔也是一種剛,大丈夫的能屈能伸,就是剛?cè)岵谋憩F(xiàn)。所以,柔與剛都不可缺失,剛?cè)岵攀悄鼙环Q之為英雄的人。
再說韓信,他雖放下身段去忍那胯下一辱,但在那不久的將來,他就用他的實際行動表現(xiàn)出了大丈夫剛強的一面。英雄應(yīng)審時度勢,剛?cè)岵?/p>
被大家所熟知的曹操也是這樣一位英雄;他大部分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是嚴厲,苛刻,不茍言笑,險惡的人;狹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有著無人能及的剛硬氣魄的表現(xiàn),而另一方面,當許攸決定投奔曹操,曹操來不及穿木履,去迎接這一位難得的謀士;當關(guān)云長在曹營暫居,曹操對對關(guān)云長更是照顧無微不至,甚至將上等好馬“汗血馬”贈與關(guān)云長。的確,世人將此評為曹操只是愛才,惜才罷了,但這不是曹操也擁有柔情的表現(xiàn)嗎?所以,這樣一個剛?cè)岵,有柔有剛的英雄,即使人們沒有給他太多的良好評價,可人們還是由衷的佩服他。
英雄當如此,有柔有剛才英雄;不需分什么以柔克剛,以剛克柔;審時度勢,兩者皆有才稱得上是有英雄氣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