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1000字
過年時,我們經(jīng)常會提到“年味”一詞,可年味是什么呢?年味其實就是過年時團聚的喜慶歡樂的氣氛。年味的體現(xiàn)其實就是窗外煙花鞭炮噼里啪啦的巨響;就是門上對聯(lián)的優(yōu)美筆墨;就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誠實接受了的壓歲錢;就是一頓解除親友隔閡,紅紅火火的年夜飯和春晚……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出自于王安石的《元日》,寫出宋代人過春節(jié),放鞭炮時的場面,當然,我們現(xiàn)在仍然在放煙花,點爆竹。其實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我們漢族過年放爆竹是為了辭舊迎新,可是我被巨響嚇得夠嗆,后來有傳說是為了驅(qū)趕一種名為“年”并以人為食物的猛獸。說法很多,不必拘泥?傊,放鞭炮是為了寄托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過年時,不管是在鄉(xiāng)下還是在城里;不論貧窮與富有;不管忙碌或清閑,我們都會在新年到來之際貼上對聯(lián)和橫幅。對聯(lián)又稱楹聯(lián)、對偶、門對、春貼、春聯(lián)、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早些年,對聯(lián)寓意著鎮(zhèn)邪驅(qū)鬼,祈福納祥,F(xiàn)在貼對聯(lián)也是增加幾分年味吧!
說到過年,其實很多同學已經(jīng)想到壓歲錢了吧?反正每回我的壓歲錢都會被老媽威逼利誘地“搶過去”……大家都知道手中的壓歲錢的來歷嗎?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zhèn)惡驅(qū)邪。因為他們認為小孩子容易遭受鬼祟的侵害,而“歲”音同“祟”………講到這,有同學想說了:我們已經(jīng)不是小孩了!可是我并不這么認為,因為如果你不是小孩了,那么你不僅收不到壓歲錢,還得給小孩子壓歲錢,這是一件悲哀的事。想知道如何不承認自己是小孩又能收到壓歲錢的辦法嗎?看來有同學有求知欲望,那我就說了:到老年就行了。因為壓歲錢分兩種,其中一種是晚輩給長輩的,這個“歲”意思就變了,代指年歲,意在祝福老人長壽。我只想說,還是珍惜童年為好啊!
春節(jié)過年之際,不管在哪,都得擠出時間;擠進春運人流;擠進飛機,高速或火車。這是為什么呢?只為回家過一個好年,為了新年之際的那一頓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中國農(nóng)歷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做好了準備,準備辭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這一頓飯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家庭成員之間的互敬互愛,這一種精神促進了家庭的和諧。但現(xiàn)在,古老的傳統(tǒng),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因為迫于生活壓力,都只能選擇不過年回家。比如我大姨夫,姨媽都沒回來,只有我大表哥從他讀大學的地方過來聚了幾天。這樣的話,年味就會淡幾分。所以,有錢沒錢,還是回家過年的好。
當一片片煙花在空中綻放;當一盤盤美食在桌上飄香;當一件件新衣在身上發(fā)亮,我們都會感受到這過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氣氛,這就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