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在焉作文800字
儒家強調“誠意正心”,即心有所指,心有所執(zhí)?梢娦臒o旁騖,孜孜以求方能滴水穿石。
心要在焉,心有所指,是對所追求之物的全心投入,付出。就像毅然選擇遠赴大西北敦煌的張大千,兩年的時光,他在敦煌破敗的石窟中爬上爬下,為洞窟斷代編號并臨摹洞窟中被歷史遺忘的偉大遺珍。張大千執(zhí)著于畫作,不惜花時間和精力,潛心臨摹繪畫,使他收獲對歷史的全心認識。也正因張大千對畫的熱愛和對歷史的懷念,尊重,這兩年心在焉定使他繪畫技藝更進一步,對繪畫的執(zhí)著又逐漸升溫。
心要在焉,心有所執(zhí),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一直向前的精神。著名畫家達芬奇創(chuàng)作出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過程實屬不易,他畫藝的精湛是他一朝一夕,日積月累的執(zhí)著的成功。達芬奇從畫雞蛋起,每個角度,每處光線,每處陰影的不同都在畫紙上展現(xiàn)。終于,在畫了成百上千只雞蛋后,達芬奇對畫筆的掌控,對細節(jié)的把握已爐火純青。這正是心在焉的最高境界。
反之,心不在焉難成事業(yè),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甚至國家,心不在焉,可能是曾經(jīng)輝煌之后的沉默,再無聲息。當今青春文學中占一席之地的作家郭敬明近來忙于電影導演和宣傳,參與娛樂節(jié)目,而非專心于寫作,在《小時代》后再無令人稱贊的新作,這真是心不在焉的結果。
除了事業(yè)有成,為何還需“心要在焉”呢?心在焉,是對社會賦予自己責任感的認知,是對自己,對社會的負責。當今社會,學生學習,讀書需心在焉,然后才可談理想,談報國,作家需沉心創(chuàng)作,寫出有營養(yǎng)的作品;政府官員需潛心工作,才能清正廉潔,為民辦事……心在焉,心又要在何處呢?我想,在自己責任應盡之處,在自己所熱愛執(zhí)著之處,可以是一處風景,一個小物件,一份職業(yè),只要擁有一腔熱情,只要心在,神在,我在,又怎能不自成一番境界?世間萬事萬物盡收眼底,而心中卻獨凝聚成一物,怎能不多一份“天涯望盡”的大氣與遠見?
《勸學》中有“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古往今來,心在焉而有所成的人不勝其舉,李時珍嘗遍百草,潛心研究寫成《本草綱目》;林書豪執(zhí)著于籃球夢想,終從板凳球員變?yōu)榛@球名將;達爾文用盡一生采集,研究標本,提出跨世紀的“自然選擇”理論……專心于一事,一物的專注是他們成功的基石,心有所指,心有所執(zhí),方能有所成。
心要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