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年味作文800字
年是新的,也是舊的。因為不管多么生氣勃勃的日子里,你過著的時候,它就在不經(jīng)意間變成了老日子。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年味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年味作文1
2月某日晚,透過窗看著外面飄灑的紛紛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樹上,車上……鋪上了一層潔白的婚紗?粗@如此詩意的美景我不禁回憶起那逝去但又難忘的年味。
零食和煙花
童年時過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麗燦爛的煙花。那時小小的我常?粗鴫ι系娜諝v一天一天翻著,盼著過年的日子早早到來。終于過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們都在家前的廣場集合,身上能裝東西的口袋里都裝滿糖果、瓜子、花生。每個人的臉都跟大花貓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們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煙花,沖到門外,高高興興地點燃了引線!皳洹钡匾宦,煙花向一只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聲,分成了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輕輕地,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金玉滿堂,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經(jīng)成了兒童的世界。
祝福與餃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學,過年的年味則成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熱騰騰的餃子。
過年了,早早來到爺爺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話:“祝您,春節(jié)快樂!”祝福頓時溫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喚進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三鮮陷餃子,欣賞著豐富多彩的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爺爺,老叔還有爸爸舉杯暢飲,奶奶笑瞇瞇的雙眼變成了兩條縫,一家人都是滿面春風,其樂融融。
思念
歲月無情,光陰飛逝,爺爺奶奶也禁不住時間的考驗,隨那年寒冬大雪也與我們陰陽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讓我知道過年的年味是對親人牽腸掛肚的思念。想著和爺爺吃年夜飯飯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淚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剛貼完春聯(lián),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我坐在飯桌旁,看著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終于開飯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費力氣就把一碗飯消滅了,輪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對爺爺說“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苯又矣肿D棠虊郾饶仙讲焕纤。然后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爺爺笑呵呵地說:“我們的小乖孫子長大了,會用對聯(lián)了!蹦棠棠樕闲Φ脴烽_了花,說:“祝我們的小孫子學習進步,天天向上。”爺爺奶奶雖然走了,但他們?nèi)粤粼谖倚闹。我相信他們在那邊也是開開心心。
在飄飄落落雪中,年雖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舊是揮之不去,仍給了我無盡的回味。
年味作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的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的傳統(tǒng)。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的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這一時間點里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里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么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的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么準點,或許是他們的心靈感知新年的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為,鄉(xiāng)下的年味兒比城里要更濃些,因為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diào)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里的路旁商店張燈結(jié)彩,這是他們對新年的期許,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的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相比較而言,鄉(xiāng)下人家門上貼的春聯(lián)更有寓意,這些春聯(lián)并不昂貴,并不華麗,卻寄托了一家人對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lián)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物質(zhì)需求的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于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著現(xiàn)成的飯菜,吃完結(jié)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為呢?但在鄉(xiāng)下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的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制的,里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的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的,充實的,享受的。我們吃的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的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的。 =
吃完年夜飯干什么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xiàn)在對春晚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的熱情,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的樂趣,等待零點鐘聲的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的更輕松、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年味作文3
一道沁人心脾的芬芳,一啼清脆悅耳的鳥鳴,閉上眼,用心聽,尋找年味兒藏匿的地方……
小時候過年,總是穿得紅紅火火的,歡歡喜喜地跑到各家拜年。在我的記憶中,兒提時代的大院永遠都是充滿陽光,光線柔柔和和地普照著,灑在孩子們稚嫩的笑臉上,灑在老人們布滿皺紋的臉上。年初,孩子們總是聚集在一起,為奶奶們表演節(jié)目。
也不知道是誰發(fā)起的,孩子們自覺地排好節(jié)目,像一只只活潑的鳥兒,為這些年過花甲的奶奶們表演著,訴說著童真的故事。這一老一小,就這樣愉快地成了朋友。
這些都只不過是過年這一盛會的開場白,到了大年三十,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嚷著要去鄉(xiāng)下過年。媽媽自然答應,于是,我們便乘著大巴,趕上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我記憶中年味兒最濃的地方。
鳳陽是一個充滿年味兒的小城,盡管沒有大都市的喧鬧與繁華,但在這座不大的縣城里,卻有著不一樣的感覺。臨淮關(guān)是我姥姥和媽媽的家鄉(xiāng),這里不算偏僻,卻保持著原始的模樣。走上曲折的鄉(xiāng)下小路,一種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這恰似一條天國的階梯,湛藍的天,潔白的云彩,還有鳥兒美妙的歌聲:“嘰嘰——啾啾啾——布谷布谷——”歌聲響成一片,而這些可愛的天使并不怕人,它們還常常歪著小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過路的行人。
走了大約幾分鐘,就到了太太家!巴敉簟敉敉簟睅茁暼腕@動了主人,我的舅爺爺開了門。進入大院,一片喜氣洋洋,大紅福字隨處可見。臘肉、香腸、魚干都一串一串地懸掛在窗前,就像裝飾似的。一大串爆竹已經(jīng)準備就緒,透出一種紅紅火火的熱鬧氣氛。走進餐廳,一大桌親戚圍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包餃子,看他們嫻熟的技藝,真令人拍手叫好。我那兩個小表妹,正在認真學習包餃子,瞧她們認真而笨拙的樣子,真是可愛。
夜幕降臨,大人們忙著做飯去了,我們孩子們則一同去放瓷花炮,這樣的炮能放在手上玩,還能放出花朵樣的煙花。我總喜歡把它們一根一根地插在地上,圍成一個愛心形,然后點燃。啊,一片火樹銀花!吃飽飯,我們總會三三兩兩,回到房間,熱熱鬧鬧地看一場春晚,新年就這樣在一片紅火之中到來了。
長大后,總感覺過年少了些什么,年味兒在一片都市繁華之中漸漸消失,不過,每當我走進鄉(xiāng)村大院,還是能感到年的氣息。呵,鄉(xiāng)村,年,味兒正濃……
年味作文4
彈指間,春來了。
一轉(zhuǎn)念,春節(jié)了。
春節(jié)一過。夏,回味年的喜悅;秋,翹首冬的降臨;冬,等待春的步入;春,興奮年的到來。
又是一年春節(jié)時。
春節(jié)又到了,紅春聯(lián)驅(qū)走了冬的乏味,紅鞭炮炸響了春的歡樂,壓歲錢送來了年的祝福。
一年又一年,總是不像嘴上說的那樣,小時候總是覺得年很乏味,年的味兒總被大人們的忙碌和城市的快節(jié)奏吞噬,漸漸地,年似乎不像年了,好像只是成了一年的第一個任務,一個節(jié)假日的理由。老人們依稀還回味著年輕時年的熱鬧,大人們映象里還保留著小時候?qū)δ甑钠诖,而我們,對年似乎已?jīng)淡了,只是得到那一個個紅包的快樂。
十多年過去了,隨著我對知識的積累和老人們的訴說,我才漸漸的發(fā)現(xiàn),年似乎并不是那么無聊,變得豐富多彩,我也有此喜歡上了年。
年的到來總是那么迅速又那么漫長。
蘇州的過年習俗以前我從來都不知道,除了貼福字、春聯(lián),全家人團聚吃年 夜 飯,放鞭炮,包餃子、春卷,守歲,拜年外,其他的年俗我略知一二,但不感興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通過上網(wǎng)搜索和詢問長輩,發(fā)現(xiàn)其實各個地方的年俗各異,比如“打神鼓”、“烤頭風”等,蘇州自然也有獨特的過年習俗。
先來見識一下蘇州過年特別的日子。
正月初一,男子要開門放爆竹三聲,叫作開門炮仗,象征“高升三級”。家家懸掛神軸,點香燭,供粉圓茶食糖果于祖先神位前,長幼依次而拜,稱為“拜喜神”。然后,幼輩依次向尊長叩頭拜年,再向左右鄰居賀年;早餐吃年糕、春卷、湯團、圓子,寓意高興團圓。
正月初三叫“小年朝”,女婿和女兒上岳父岳母家拜年。
正月初五, 家家都要迎財神,為了來年生意興隆,財源滾滾。這也是我們家每年都不錯過的。
除了這些特別的日子,蘇州也有很多獨特的年俗。
蘇州人除夕吃飯時會在飯內(nèi)放進熟荸薺,吃的時候挖出來,叫做“掘元寶”。親友來往時,會在泡茶時放兩只青橄欖,叫做喝“元寶茶”,寓意恭喜發(fā)財。
當然,江南地區(qū)還有許多忌諱。
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也不動菜刀,以免殺生之禍;不吃稀飯,小孩吃飯不能澆湯,害怕出門遇雨;不可以掃地,就怕把財氣和如意掃了出去,如果真的要掃,也只能從外往里掃。
如今,年味在城市年輕人的心中已經(jīng)越來越淡了,甚至把它當做是一個負擔,但是,我心中的年味卻越來越濃。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必須要得到保存、傳承和發(fā)揚,讓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流傳千秋萬代,讓這個年味越來越濃。
又一年,春節(jié)。
春意·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