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家的高考作文:家為樹兮余似葉
編者按:家,是精神的歸宿,就像屹立在大漠中的胡楊,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身處在異鄉(xiāng),我們才意識到家對我是多么重要。
家,是精神的歸宿,就像屹立在大漠中的胡楊,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而我,便是從這棵樹上落下的一片葉子,隨風(fēng)飄揚,卻偏欲歸根。
有句俗話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初中時母親經(jīng)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母親說我大約三歲時喜歡玩具車,經(jīng)常拿著玩具車滿屋子跑,有時還在墻上的地圖上劃來劃去,所以母親說我以后工作肯定會離家,離家鄉(xiāng)很遠(yuǎn)。而母親沒有料到的是我還沒等到工作,便已背井離鄉(xiāng),母親至今還將那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掛于嘴邊,打電話我時常還能聽出有責(zé)備我離家的語氣。
有時覺得,"七歲看老"在我身上好像也有體現(xiàn)。自己的記憶雖顯模糊,但加上母親閑聊時提及的我的童年,便清晰了許多。六七歲時的我,母親說不知怎的不出去和別人家的孩子一起玩,或許那時我便開始有些許戀家了。
家,像一棵挺拔的胡楊,而我,是其上落下的一片葉。按常理說,"三歲看大",三歲看到的是長大后的我,而我現(xiàn)在確實是離鄉(xiāng)之人;可這"七歲看老",或許有些不準(zhǔn)確,七歲本該看到的,是已老的我,思鄉(xiāng),欲歸根的我,可現(xiàn)在身處異鄉(xiāng),正值青年的我,早已滿心都裝著家與家鄉(xiāng)。
初中時期,我的心就已不得安穩(wěn),總想著離開故鄉(xiāng),覺得故鄉(xiāng)與家束縛了我,我就像一片掛在胡楊梢上的胡楊葉,只能在樹梢上飄搖,活動空間非常之有限?晌蚁胱鲆黄撾x樹干,隨風(fēng)漂蕩,自由自在的葉。
后來我有了機會離鄉(xiāng)闖蕩。離家那天早晨, 我早早起床,走出臥室,只見父親一個人坐在客廳,左手扶著額頭,右手食指和中指夾著一根煙,遞到嘴上,使勁吸一口,又深吸一口氣,而后將滿嘴煙霧吐向前方,好像如此這般可將心中的煩惱同那團(tuán)濃煙吹出,并消失。長這么大的我第一次見高大雄偉的父親如此憔悴。送我上火車的一路上,父親只是沉默地開著車,母親則有叮囑不完的事項,最后下車時,父親嘶啞的嗓子里發(fā)出一句深沉的"注意安全,把自己照顧好。"其他什么都沒說,可我卻感受到許多。這時我才意識到家對我是多么重要,我多么離不開。而當(dāng)我發(fā)現(xiàn)時,好像為時已晚了。
"獨生子女最不孝的,便是遠(yuǎn)行",忘了是在哪兒看到的這句話,但讓我感慨頗深,愧疚橫生。
如今的我,像一片隨風(fēng)飄搖的胡楊葉,卻滿心都是家與家鄉(xiāng),未至壯年,卻總欲歸根。
作者|馬攀,江蘇省淮州中學(xué)新疆理科班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