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理會其他考生
考試就像一場競賽,氣氛同樣是極其緊張令人窒息的,這可從友隊隊員的舉手投足之間觀看出來。而觀察了人家的緊張狀態(tài),自己往往能采取一種冷靜的態(tài)度。不知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如果對手心情十分放松,你反而會緊張;如果對手緊張,你也許會放松。 同樣道理,這一“相反論”在考場同樣存在,雖然,考場上并非和對方直接比賽,但是,有人名列前茅,相對地就必然有人名落孫山,其競爭之激烈并不亞于賽場,因此,在這場“競賽”中,你如果詳細地去觀察“對手”的表情態(tài)度,一種由衷的欣慰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在考場上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考生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有的考生徘徊于考場附近,茫然不知所措,還有人干脆閉目養(yǎng)神,看來似乎是心定氣閑……在做了這樣的觀察后,便可將自己心中的壓迫感外移,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移情效應”,其作用不小。 當一門課考完后,氣氛就完全不同了,變得相當熱鬧,每位考生似乎都松了一口氣。但此時考生若總是與別人討論考題情況,那可就犯大錯誤了。第一場考后就急于對每一題的同學,在下一場的發(fā)揮上總會比實際水平差。因此,千萬不要對答案。 比如,考完后你很可能這樣問別人:“那道題你做得怎么樣?”回答是“那題太簡單了”或者“沒什么困難嘛”等;當然,也會有人說:“我失敗了,大部分題目沒做。”總之人家說得要么輕描淡寫,要么凝重沮喪。輕描淡寫者襯托了你們的距離,使你感到技不如人,情緒一低落,麻煩也就隨之而來,以致影響了后面的考試;凝重沮喪者有可能使你產(chǎn)生“同病相憐”之感,沉浸在更濃的悲觀氣氛中,也有可能使你生起驕傲之心,結(jié)果在下場考試中會因驕傲粗心而考砸,白白丟了幾十分,多可惜! 俗話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有些人可能經(jīng)常會給你誤導。比如,往往大談“題目很簡單”的人未必考得好,有可能他是在恐嚇一下其他的考生,他的內(nèi)心是相當虛弱的;說“大部分沒有做”的人也未必考砸,只是他沒有把握而已,說不定這是一種策略呢。 僅僅是隨隨便便說說倒還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與人對答案,因為你很難考滿分,所以一般總有與人答案不一致的地方。而一碰到答案不一樣,你的心里就好像給什么東西刺激了一下,十分難受。即使你考的是滿分,也會有與人答案不一致的時候,因為人家不見得也是滿分,這時,不應有的心理壓力便會伴隨著你下面的幾場考試。 當?shù)谝粓隹纪曛,有些人的?zhèn)定自若會讓你大吃一驚。比如,有一些人在休息時間閱讀與考試無關(guān)的小說、漫畫或者雜志。這些考生似乎有充裕的時間,好像是考場老手,一點兒也不在乎,因而表現(xiàn)出一副很鎮(zhèn)定的樣子,其實,要知道那也可能是一種虛張聲勢,證明他們對考試沒有自信,不信可比較一下他們的平時成績看看。 一句話,如果受到其他考生的影響,使情緒不安,而在下門課的考試中不能很好發(fā)揮出實力來,那是非常不應該的?纪暌婚T課后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不要在意周圍的事,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定要讓心態(tài)平衡。從這個道理出發(fā),我們在考試時最好與要好的朋友有個君子協(xié)定,即考完后不交流、不商談,這樣對兩個人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