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
議論文與應用類文體在文體差異的表象下存在著本質上的密切聯(lián)系。在應用文寫作訓練中,應注重通過議論文寫作練習使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應用類文體的寫作要領。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一
當冠軍站上領獎臺,面對鮮花和掌聲時,作為常人的我們羨慕不已,甚至有人認為成功緣于命好、關系硬。我認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得到,而不去關心別人的付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功離不開堅強歲月,離不開默默地堅守。
70年代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蘑菇原理,即年輕人被分配到不受重視的部門,或從事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比如經常被領導無端批評,甚至會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比如得不到領導的指導和提攜。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挺過“蘑菇”歲月的年輕人往往更容易成為行業(yè)的精英。作為90年一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感謝激烈的高考和殘酷的就業(yè)大環(huán)境,困難與挫折鍛造的堅強歲月,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抗打擊能力,而且提高了我們的心智。更消除了諸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xiàn)實,看問題也更加實際。
“司馬遷想好了嗎?是選擇認錯,還是宮刑?”獄吏粗暴地吼著。司馬遷仰望著窗口外清晨的陽光,留下兩行清淚,毅然選擇了宮刑。幾千年后,一位哲人說,“真正的偉大不是為某件事慷慨赴義,而是為某件事屈辱地活下去”,我們永遠無法想象司馬遷是如何度過堅強歲月的,但是,我們知道,沒有司馬遷的默默堅忍,就沒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的橫空出世。司馬遷為信念而活,為理想而活的精神光照千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是革命者對堅強歲月的完美詮釋;“愿乘風破萬里浪,直掛云帆濟滄海”是李白對堅強歲月的詩意詮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大自然對堅強歲月的詮釋。
蝴蝶的翩翩起舞建立在破繭而出的痛苦之上,中國革命的成功建立在一次次失敗的經驗教訓之上,奧運冠軍的輝煌成就建立在淚水和付出之上。歌詞唱到“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可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要做出一番成績同樣離不開堅強歲月,我們要在堅強歲月里學會隱忍,學會“不拋棄,不放棄”,學會為成功找方法,終有一天我們將“破繭而出”,綻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高三:吳哲
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二
山腳下的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山腰上的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山頂上的云海茫茫,群山隱約,哪里的風景最綺麗?如果我們還沒有爬山,此刻還在山腳下,我們不會知道。于是,我們會詢問那些從山上下來的先行者,得到的答案卻莫衷一是。于是有人選擇了山腳觀景,有人選擇了流連山腰,還有的人選擇了排除萬難,攀登山頂。
爬山的過程像極了我們的人生。在我們的人生路上,總是會遇到未知的風景。我們也會鉆進歷史的故紙堆,從無數(shù)先行者的足跡中找尋人生的終南捷徑,思考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可是,終究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先行者們賦予我們的答案都不盡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正像一位哲人所說的:“我們唯一從歷史的經驗中能學到的就是我們在歷史中什么都得不到”。于是,我們面對著人生的旅途,迷茫、掙扎、徘徊。有的人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于是留在了山底;有的人隨遇而安,望峰息心,于是留在了山腰;還有的人勇往直前,劍指山頂,終于來到了山頂。
留在山底,淡泊名利,知足常樂的典型莫過于陶淵明了:他看透了東晉官場的黑暗,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追求完善自身的品格。他勤奮地工作,“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悠閑地生活,“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在人生的山腳下,淡然地望著那些為名為利不斷攀爬的人,在自己營造的桃花源里會心一笑:人生百年,不惜一切代價的不斷攀爬真的有必要嗎?山頂?shù)娘L光真的就那么美好嗎?“家有房屋千萬所”又能如何,臥眠不過三尺寬而已!反倒不如在山底輕松自在,安逸閑適。
走到山腰,望峰息心,隨遇而安的代表是蒲松齡。他也曾勵志科考,但是屢試不第。在多次參與科考之后,他看透了官場的腐敗,科舉考試制度對人性的摧殘。于是,他決心不再向頂峰攀爬,被山腰上的風景所迷戀。從此,大清少了一個努力讀書,立志為官的讀書人,多了一個深居鄉(xiāng)野,搜集民間傳說的記錄者。他開始著書立說,塑造和記錄了各種妖魔志怪的故事,隱喻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寫人寫鬼技高一籌,說妖說怪入骨三分”,一部《聊齋志異》讓他流芳百世。
勇往直前,劍指山頂?shù)牡湫痛硎俏鋭t天。她出身一般貴族家庭,后被唐太宗選入后宮。唐太宗死后,被趕出宮門,進入尼姑庵。她用盡心機,讓唐高宗對她一見如故,最終把她接回宮中。在后宮之中,她機關算盡,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女兒,害死了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后來,她逐漸參與政治,對唐太宗時代留下的老臣進行清洗,重新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廢黜了自己的幾個兒子,終于權傾天下?墒牵咛幉粍俸,做人上人的滋味又是如何呢?武則天半夜聽到貓叫都恐懼萬分,認為是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冤魂來向她索命;兒子和女兒對她離心離德,李唐王室內她人心盡失,最后她的孫子唐玄宗和女兒太平公主聯(lián)手發(fā)動政變把她趕下臺去。她將死之時,恢復了大唐的國號,并囑咐她的墓碑上不要有碑文,是非功過任后人評說。
這三種活法哪一種更好呢?顯然,人生在世,有舍有得。你得到了一些東西,終究也會失去另外一些東西。留在山腳下的人無緣見到山頂上俯視風景的機會,一心只想往上爬的人也無緣體察山腳下人的閑適和安逸。所以,沒有一種人生態(tài)度或者生活方式是完美無缺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是否已經做好了選擇,以及是否已經做好了為這種選擇付出代價的準備。
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攀爬,只有終極的問題,沒有終極的答案。每個人的人生意義要靠自己來賦予。如人爬山,美景自知。
高三:蘆泓
高三學生議論文作文三
“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大千世界,富貴繁華。內心的求知欲如猛虎一般,強烈非凡,卻不敢輕涉。如何才能“嗅”其“芬香”呢?做到以己為鏡。
正確審視自己是成功的關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某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正因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才成為一代人人敬仰的大師。
以人為鏡,明得失;以己為鏡,正自我。李世民當時一句“以人為鏡,明得失“而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追其顧里,則是太宗對自己的審視,人只有肯正視自己的優(yōu)缺點時,才聽得去他人的諫言。能夠正視自我是成功的基礎。
羊肉串大叔阿里木,等賣羊串為生,將大部分積蓄用來資助貧困學生。田家炳老先生捐資投蓋個所學校。這其中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善舉和善心,更多的是對自身價值的追溯。正因為他們把自己當做一面鏡子,才能看見世俗下內心深處的心向所歸。也難怪所資助的學生說:“以后也要做像他們一般,做天下有情人。”
以己為鏡,福澤社會。吳斌一位杭州客運司機,20xx年5月29日下午,他在駕駛大客車行駛于高速時被突然飛來的一個長方形碎片刺入腹部導致肝臟破裂,但他仍然強忍疼痛將車停穩(wěn),并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后因搶救無效死亡。年僅48歲。他在死亡的關頭一心想著為他人著想,這種可歌可泣的精神,是我們當代人的標榜。他在自己身上尋找到精神所向,故為人民服務。他嗅的薔薇想必是芬芳的。
反是不思已,“鏡”難成,路難達。最能說明這一點的,便是小四的銳利言辭。郭敬明自從拍放《小時代》后被網民越黑越慘?尚∷膮s一語指出他們的痛處:“當我在為夢想奮斗時,你們在熬夜打游戲,當我整天想著寫作,策劃拍攝合作時,你們在逛淘寶、玩微信。我成功了,你們卻只會在那里冷嘲熱諷,活該你們一輩子屌絲!”話雖狠,卻是一針見血,連自己都不知道反省,難怪一直屌絲!這難道不對嗎?
花花世界,卻也荊棘叢生,難以近身。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心無猛虎,一生平庸。讓我們從此時起,做個平凡卻不平庸的人。以己為鏡,審衣冠,正得失,明長短。共嗅繁華枝葉香。
“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高三:趙振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