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敘事作文范文
敘事與虛構(gòu)是緊密相連的,虛構(gòu)是敘事作文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是其魅力所在,在寫作中,尤其在敘事作文中,不能忽視敘事的虛構(gòu)性。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高三敘事作文的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三敘事作文范文一
沒有一朵花,是為了我而開。沒有一條溪,是為了我而流。沒有一輪月,是為了我而圓。沒有一個人是為了我而活。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為了我而存在的,也沒有誰曾真正讀懂過我的心,沒有,沒有。
曾幾何時,面對無邊的黑暗,我總是在悲鳴長嘆,感傷生命的短暫,感嘆人生的無常。在孤獨中默嘆的我結(jié)果得來的是更加的寂寞。
眼前是片片枯黃的落葉,風起了,隨風而舞的它們飄然地從深秋掠過,勾勒出道道凄美的拋物線,彈奏成一首無聲的悲曲。緩緩地行走在這悲涼的幽境中,一顆純澈的心被熏陶得暗淡無光。耳邊傳來了陣陣沙沙的聲音,驀然回首,可后方卻什么人也沒有。黯然地注視著遠處的角落,雙眸中只剩下一片紛飛的傷心。原來我終究還是只能一個人,一個人守望那不愿忘卻的夢幻。
天漸漸暗了,黃昏時,尚能望見的余暉也悄悄地消逝了。終于,這蒼茫的世界再也看不到一絲光明。默默地坐在樹下,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我閉上了眼睛,靜靜地盼望著流逝。
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一聲輕喚讓我睜開了迷蒙的雙眼,我模糊地看見了一個輪廓。
“孩子,這么晚了怎還不回家?”說話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婆婆,聲音顯得有點微弱,望著那張蒼老的容貌,一時間我竟不知該說什么?
茫茫地抬起頭,空中一片漆黑,連以往都會零星地流連于空中的孤星和殘月都消失了蹤影。我有氣無力地伸出了手,卻什么沒能握住。為什么什么光芒也沒有,也只剩下黑暗還陪伴著我。
老婆婆見我不回話一個人自言自語著不知在說什么,趕忙關(guān)切地問道:“孩子,是不是迷路了啊,要不要婆婆我送你回家啊?說著絲絲縷縷的光線便從她的身上綻放開來。
我低下頭,仿佛突然有了光,一道強烈卻不刺眼的光芒從我前方透出,只見老婆婆手里握著手電筒望著我,慈祥地微笑著。
那不也是光嗎?緊緊地望著那道光束和老婆婆,那一瞬間,我仿佛懂得了什么,是的,沒有光明我可以自己種植陽光。
高三敘事作文范文二
在那文革十年動亂剛開始的時候,李時景出生在一個那時還算是僻靜的小鄉(xiāng)村。他是作為家里的長子出世的,他上有一個大姐,后來父母又連著給他生了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作為農(nóng)村家庭里的長子,并非像在大富人家那樣是受到四方的寵愛,而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以在李時景還不大時便隨著他父親去干農(nóng)活,為父親干農(nóng)活時送去午飯。就李時景的名字說,按排輩,他該排到這個“時”字。而本來他爸是要給他取一個錦繡前程的“錦”字,不料陰差陽錯最終戶口上的名字是“李時景”。而作為家里的長子,本來子承父業(yè),他是一定要一輩子種田的。
只是李時景有一個爺爺,他爸的這幾畝田也是他爺爺給的。他爺爺并非種田,而是一個遠近馳名的雕刻師傅。在這一帶,或者說是在中國的大多數(shù)地方,大多數(shù)人都是信佛的,所以也產(chǎn)生了一種宗教的產(chǎn)業(yè)鏈。比如實在活不下去了,大多數(shù)識字的窮人就會去當和尚。而為了更多的人捐獻香火錢,除了和尚自己要苦練“武功”外,也要把各種法器準備齊全了。尤其要把寺廟搞得富麗堂皇,這就需要精美的佛像和一些木制的裝飾品。李時景爺爺以前也給大戶人家做有裝飾的桌椅之類,不過到后來多接的是城里一些比較大的寺廟的生意。富了以后,按著傳統(tǒng)的觀念,要有幾畝田才能安身立命,田租收入也是最穩(wěn)定的,李時景爺爺便買了幾畝田。后來新中國土地改革,他爺爺只好把給別人種的田收回來給自己家人種,好在雖然自己大兒子早年夭折,二兒子已經(jīng)成年,便把這田給了他種,而這老二正是李時景的父親。
當時李時景爺爺只把這手藝傳給了他的最小的兒子,他比李時景他爸要少了十來歲。李時景十三四歲時,在農(nóng)村已經(jīng)是需要準備干重活了。當時他爸已經(jīng)久被一種疾病困擾,雖然勉強著還能下地,但明顯是已經(jīng)不行了,親戚朋友都看在了眼里,只是不說,說是在靜靜的等他死也不為過。而這時一直憋著氣的母親也逐漸不理家務(wù),說是要投身佛門。這李時景他媽本來家里比這個家要富裕些,她父親本也做些小生意。后來她父親認識了李時景爺爺。當時李時景外公膝下無子,只有兩個女兒,怕無人養(yǎng)老送終,所以就委婉地向李時景爺爺請求過繼給他一個兒子。本來家里就有點人丁“過于興旺”,便把四兒子過繼給了他。而作為兩家和好之意,這老頭便把自己女兒嫁給了李時景他爸。而李時景她媽一直就以為是她爸把自己“賣”給了別人,所以一直有氣。
父親重病在身,母親又時常以為父親求神為借口不在家中,自己常常是餓著肚子。每次到了這時候只好往爺爺?shù)目诖锩X,有時摸著了一塊,自己就能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自己便覺得可以再餓得住一天。此時李時景已經(jīng)十四歲了,他也不喜歡過這種日子。他便打定了主意:以后決不能去種田,要跟著爺爺學(xué)雕刻賺大錢。
就這樣過了一年,李時景父親去世了。眼看此時不僅養(yǎng)不活弟弟妹妹,還可能自己一輩子只能茍且度日。便要著母親在旁邊說,要爺爺答應(yīng)讓他學(xué)習雕刻。爺爺本來對自己這個二兒子就有些愧疚,而把這手藝傳給李時景這個長孫也合乎祖宗理法,便答應(yīng)了。雖說是學(xué)習,可爺爺畢竟精力有限,他也只能是在一旁趁機指導(dǎo)。好在這雕刻不是體力活,李時景便也學(xué)到了不少。然而好景不長,只過了一年,可能老人家對兒子的死會有點想法,再加上確實是年老體弱,李時景爺爺便去世了。
于是李時景就又這樣被逼著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他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是干回他爹的老本行——種田呢,還是繼續(xù)學(xué)習雕刻呢?學(xué)雕刻吧,又要向誰學(xué)呢?這問題困住了李時景……
高三敘事作文范文三
一直希望著易安是生在江南小鎮(zhèn)上的女子。迷朦煙雨中,錯落不平的青石板,悠悠槳聲,古樸弄堂,滿口吳儂軟語,輕輕呢喃。泛舟,淺唱,融進那水的性子,抒那淡淡的愁情。畢竟,纏綿婉約的江南,太容易讓人憶起易安的點點清淚。
《清平樂》這樣的梅花詞在易安的文字中是很容易見到的。“—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只是這首《清平樂》,寫得悲涼凄絕,撫今追昔,清淚點點,物是人非,不知融進了多少回憶和傷感,以梅花之神寫盡自己所有的過往和現(xiàn)在,算得上是梅花詞之冠吧!
彼時的我,貪戀那朵朵清梅,浮游若絲,那香,嗅的我如此陶醉。
每一朵梅,都似那少女如花般冰瑩的笑靨。嘴角一彎淺笑,看那玉指纖纖,彎下一朵梅來,映著潔白的雪,輕起的發(fā)絲,只瞬間淡淡的一嗅,便是同你我永恒的沉醉。好一個“醉”字;蚴且驗槊坊ㄩ_放而如醉如癡,或是因為雪里看花而飲醉,但終究,怕是心,也醉在白雪融化的一汪清水中了吧。
那落滿頭頂?shù)氖切┰鯓拥陌,潔白的雪?一切,猶如電影里的蒙太奇,回憶,旋轉(zhuǎn),沉淀,再漸漸飄散。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這一天,我默默獨坐,顧影自憐。緩緩轉(zhuǎn)身,看不清迷離的雙眼。
挼梅,揉搓,是內(nèi)心不寧靜的一種下意識動作。而挼盡梅花也無好意緒,只贏得清淚如許!當歲月在我們的匆匆步履中悄然劃過時,梅花,依舊是內(nèi)心最純白的印記,只是,丟了沉醉。明誠已死,毋須以梅寄意;賓客都散,毋須插梅佐酒。挼盡梅花,紛紛簌簌,灑滿襟懷的是梅花片片,清淚點點。
在內(nèi)心積淀的憂傷,讓幸?斩炊b遠。淚水凝固成一個沉默的話題。生命斟滿了你的酒杯。痛苦孕育痛苦。孤獨孕育孤獨。寂寞孕育寂寞。淚水孕育淚水。生命孕育生命。詩意孕育詩意。別離孕育別離。
目睹了滾滾紅塵,離愁添白發(fā)。滄桑刻在額頭。通過婉約凄迷的記憶,在憂傷中落雨飄飄。那些花朵燦爛地盛開著,開得讓人心疼。它們完全不理會,燦爛盛開的背后,是讓人無比心痛的凋零。就像愛情。如同生命。
那夜夜浮上心頭的,豈都是離愁別緒?一滴淚水,落在書頁上,又一滴淚水滴穿歷史,垂進我的心里。是,我太不忍看到這樣一個本就多情的女子黯然落淚了。
匆匆,又到了梅花開放的季節(jié)。而自己一身憔悴。雙淚低垂。兩鬢霜華。今年已是天涯海角。睡在歲月底下。在很深很深的歲月中,你是否能聽見塵埃的跫音?茫茫天涯是什么?那在內(nèi)心暗然沉淀的是些什么?
那逝去的如梅花般繁盛的歲月,終究是失去了。心醉如水。感動如酒。讓我在你的詞語中久久游動?慈⊥韥盹L,故應(yīng)難看梅花?椿y,人面不如花面好。原來這些,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或重。
一瞬間,她恍惚了,到底是人生似詞,還是詞如人生?
而今,看得見開始,卻望不到結(jié)束。原來,即使是才情如易安,亦看不清,歸去的,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