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
外邊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開學(xué)的第一天,同學(xué)們沾滿雨水的鞋底把原本幾個月沒見,好像涂了一層蠟的地板踩得體無完膚。同桌小李一進教室,便笑呵呵的對著我,露出那兩顆殘缺的大牙?刹灰粫,他又出去了。
他面對著一位中年婦女。盤著頭發(fā),一根木制的發(fā)簪似乎洗凈了鉛華。臉上黃褐色的,還帶著一些黑點,就像是草紙。她一只手捏著濕漉漉的雨傘,微笑著用另一只手撫摸著小李滴著雨水的頭發(fā)。
小李嘀嘀咕咕的兩句,便垂頭喪氣的走回教室。中年婦女的笑消逝了,砸吧了一下嘴,深吸了一口氣。眼睛里變得迷離,轉(zhuǎn)過身,神情恍惚地走著,走著。突然,她又轉(zhuǎn)過身,急匆匆地跑回教室。
小李坐在位置上,只顧看書,不敢正視那位倚靠著他桌子的中年婦女。“我和你爸走后,你就回外婆家。她老了,你多幫幫她。等我們賺了錢,就給你買好吃的。”中年婦女盯著他說。現(xiàn)在一切都清楚了,那個中年婦女是他的母親。“每周的零花錢你自己到家里取,多拿一點,不要把自己餓壞了。我們估摸著四個月后回家。你自己注意身體。”小李拿出了更為寬大的語文練習冊,與其說是專心致志的看著,毋寧說是嚴嚴實實地擋著,害怕看見母親的臉。中年婦女說完了,從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嶄新的二十塊錢,塞給小李。我聽得見他推脫那張嶄新的錢時,發(fā)出的如同玻璃的清響。幾番推搡下來,錢被揉進了小李的包里。
我遠遠地望著,他的母親,穿著光溜溜的雨靴,打著那把發(fā)黃的雨傘,在雨點中,漸行漸遠。
小李的母親離開兩個月了。
周日,一進教室就看見黑黝黝的小李,在艱難地用左手寫字。走近一看,那豆大的淚水滴在本子上是一團黑,左手拼命繞出的字也是一團黑,或是本子掉在地上過,上面粘了不少污垢。
問了一位和他同鄉(xiāng)的同學(xué)才知道,周末,他幫他的外婆在地里挖土豆,手受傷了,他瞞著他的外婆,作業(yè)也沒有完成。
我走近了說:“這樣寫下去有什么意義呀,快去醫(yī)院里去看看吧。”他自己也在質(zhì)問自己,這樣寫下去有什么意義,本子都臟了,字像化鬼符一樣,可老師要檢查呀,交不出作業(yè)怎么辦,唉,真怪這只不爭氣的手,有什么用呢?他把手中的筆捏的緊緊的,,又惡狠狠地把右手砸在桌子上。所有的矛盾糾纏在一起,把他憋得像一只困在籠子里的鳥,唯有憤怒的撞擊,才可以結(jié)束這一切。握著筆的手砸在了本子上。一團團的墨水飛濺,落在他的臉上,和著淚水,一起落下。
腦海里,不經(jīng)又想起,小李拖著手臂,抹著眼淚,在晚霞中,去醫(yī)院的路上。
同桌小李受到的的母愛便是分離,為生活所迫,為命運所迫,為生命所迫。但對于我們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點評:文章前半部分的內(nèi)容敘述的很完整,對人物的塑造非常的生動形象,能夠使讀者產(chǎn)生畫面感惟妙惟肖,小作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娓娓講述了身邊的故事,將情感帶入的非常合情合理。
美中不足的是結(jié)尾部分,太過倉促,與上文的連接不夠契合,最后一句話不夠通順,建議是希望小作者在寫作的時候要多多認真仔細一點會更好,加油。
點評老師:孟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