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教師節(jié)前夕隨筆
還有幾天就是教師節(jié)了,那大家準備寫些什么話呢?來看看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寫在教師節(jié)前夕隨筆,希望你有所收獲。
寫在教師節(jié)前夕隨筆篇一
教師節(jié)就要到了。對老師懷有感激心情的學生,會往往發(fā)些短信祝福老師,說點感恩的言語。一般來說,對老師的適當恭維,就是在言語上對老師最大的尊敬。
現(xiàn)代人非常自我,所以難免有些學生在畢業(yè)之后,瞧不起原來的老師,覺得他們老土,也覺得現(xiàn)在的成功來自自己的天資和努力,和老師沒什么關系。對于這些學生,游魚不會憤怒,因為游魚完全看開了——教書只是職業(yè),不應該抱有要求學生報恩的思想。
不過,如果某學生在學業(yè)上失敗,游魚也希望別歸罪于老師。游魚不是沒有看過、聽過、遇過這些事情。
游魚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這樣的思想基礎: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教育的本質是開發(fā)人才,而不是制造人才。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因為學生天資不錯,所以老師才能把你培養(yǎng)成才。打個粗俗的比喻,老母雞無法將臭雞蛋孵成小雞。如果你智商只有80多點,卻要求老師把你教育成名牌大學生,實在困難。游魚很反感這么一句話——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如果這句話正確,那么警察都可以失業(yè)了。如果這話正確,那么國家暴力機器可以停止了。如果這話正確,那么所有的罪惡都是老師惹的(因為老師沒有教育好這些人渣敗類)。把教育提高到神圣的地步,不是在幫助教育,而是在禍害教育。
昨天,學校開會,副校長做師德報告。游魚覺得非常有諷刺性的是,為什么每一年要快到了教師節(jié),就對教師進行師德培訓呢?另外一個問題是師德可以培訓出來嗎,可以坐在教室里,聽某領導嘮叨嘮叨就可以培訓出來的嗎?這個可能性猶如一個天天酗酒的父親想訓出一個忠孝兩全的國家棟梁。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實真正該培訓的是領導們。道德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是迫于外界壓力而為之,而不是出于內心喜好而為之。同樣,師德問題也是如此。
師德只不過是更加變態(tài)的道德而已,套在老師頭上。
游魚想不通的是,一邊夸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一邊對老師的靈魂(師德)進行培訓。一邊夸老師是天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一邊沒有人愿意去做農村教師。所以游魚覺得很滑稽。
副校長做了四年的師德報告,按時間順序,講座的題目分別是《師德是美麗的》,《師德是快樂的》,《師德是平凡的》,《師德是苦澀的》?磥砀毙iL的感悟越來越接近于本質了,越來越拋開套話說真話了。不知道明年副校長的師德培訓是否是《師德是痛苦的》
剛才看到許多朋友寫了關于教師節(jié)的文章,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規(guī)律,大凡不是教師,談起教師節(jié)都是尊敬模樣,表示祝賀。倒是老師說起教師節(jié)都有點不滿,發(fā)一點牢騷。其中的原因不應該說老師不知趣,不知足,應該有更深刻的原因。
寫在教師節(jié)前夕隨筆篇二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兢兢業(yè)業(yè),默默耕耘,為教書育人嘔心瀝血,縱然生活清貧、工作繁忙,他們依然不墜青云之志。他們,就是人民教師。在第三十一個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不同學校的學生,聽他們講述對老師的愛戴和感激之情,也借此機會,讓學生對老師說說心里話。
“我一定把老師的話記在心上”
“我的語文老師已經52歲了,可她還是很漂亮。”教師節(jié)前夕,市燒盆窯小學四年級(1)班學生郭軼心寫了一篇作文,記錄自己眼中的老師,她說這是給老師的節(jié)日禮物。
郭軼心在作文中這樣描寫老師:“她對待學生從不偏心,每個學生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她就會在課堂上表揚。”郭軼心告訴記者自己心中的小秘密:“上個學期,有一次我沒有寫完作業(yè),以為老師一定會狠狠批評我,可老師卻溫柔地講了很多道理鼓勵我。以后,我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yè),終于在期末考了高分,非常高興。”她最想對老師說的心里話是:“今后,我一定把老師的話記在心上,爭取考試得高分,讓老師多笑一笑。”
“能做您的學生,我很幸福”
“孔老師用手機拍下照片,做成課件,指導我們觀察、寫作。我第一次覺得寫作是那么有趣。我寫的作文受到老師夸獎,老師還幫我投稿,在《新湯陰》上發(fā)表!是孔老師讓我愛上了寫作!”9月8日,湯陰縣岳飛小學五年級(1)班的馮吉如自豪地介紹自己的老師。
馮吉如想對孔老師說:“您每天早出晚歸,患有嚴重的咽喉炎、頸椎病,身體疼痛難忍時也舍不得請假。敬愛的老師,我愛您!能做您的學生,我很幸福!”
“老師,您以后別長時間批改作業(yè),好嗎”
新學期一開學,市第八中學八年級(18)班學生張冉就開始精心準備教師節(jié)禮物,她設計制作了幾張賀卡,想把心里話和祝福都寫在賀卡上。說起自己的老師,文靜的張冉變得話多起來。她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語文課杜老師特別有責任心,雖然年輕卻學識淵博,上課時會講很多課外知識;數(shù)學課張老師備課非常認真,講課一氣呵成,很流暢;英語課萬老師則最幽默,講課特別生動;班主任劉老師最細心,和全班同學都能聊得來,是大家的好朋友。
張冉說,看到老師平日講課、備課、批改作業(yè)那么辛苦,真想大聲地對老師說一句:“老師,您以后別長時間批改作業(yè)了,好嗎?因為長時間批發(fā)作業(yè),眼睛會疼的,累了就多休息一會兒,要記得多喝水,否則講課時嗓子嘶啞了,學生會心疼的。”
“您的盡責、細心、溫柔、關心,像滴滴雨露浸潤著我求知的心”
“他是益友也是良師。”這是安陽師范學院20xx級學生王雪會對文學院郭懷玉老師的評價。王雪會說,剛上郭老師的課時他就讓每人交一篇文章,大家當時很不樂意,可學期末文章發(fā)回時令人大吃一驚。原來,每一篇都老師都是閱讀了三四遍之后,才用毛筆蘸了紅色的墨汁,改了錯別字,又像練書法似的,精心寫上評語,就算是簡單稚嫩的文筆,他也從不輕視。
“她可以翻遍所有文獻只為求證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可以熬夜看幾十部有關傳播學的電影,只為挑選出最值得看的幾部電影分享給學生;可以在你說著急見她的時候丟掉手邊所有工作出現(xiàn)在你面前,一路跑還一路擔心你是不是遇到了困難……”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20xx級學生趙瑤這樣描述眼中的好老師劉文靈。她想對老師說:“您的盡責、細心、溫柔、關心,像滴滴雨露浸潤著我求知的心。祝您教師節(jié)快樂!我永遠愛您!”
寫在教師節(jié)前夕隨筆篇三
教育被譽為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頌詞一直不絕于耳。身為一名中學教師,我曾經是多么的自豪和驕傲!
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我曾以學校教師代表名義參加過幾次縣舉辦的教師節(jié)演講比賽,并拿了獎項。足見當時的我是多么的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對職業(yè)前景自然是感覺一片光明。由此便也可窺我在師德師風修養(yǎng)上的一斑。
你見過不計報酬,爭搶早、晚自習輔導時間的老師嗎?你見過學生隊里親自領跳韻律操比賽的老師嗎?你見過敢和20多名學生對抗打雪仗的老師嗎?現(xiàn)在你可能已經看不到這樣的老師了,但她就是真實的我,那個20xx年前對教育傾盡所有熱忱的一位普通中學教師。
依稀還記得,我和我的學生之間不時興起而為的那些善意的惡作劇,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那是一種教育愛,一種自然流暢的教育大愛的外延,直到今天我和不少有聯(lián)系的學生還經常地聚在一起共同感慨。
然而,20xx年后的今天呢?我怎么了?面對學生,我到底有多少微笑是發(fā)自內心的?居然自己都不敢去考證,更別說怎么樣激情四溢地把知識本身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的教育教學水平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實屬堪憂。是不是自己能力大幅下降了呢?這一點相當令我沮喪,而我對此原本感覺是多么的自信啊。
現(xiàn)實的狀況下,我的職業(yè)習慣、職業(yè)狀態(tài)更像是一部老機器被迫運轉的狀態(tài)。只要是能勉強轉動著,就顧不得去計較其轉動的效果或效率。直覺告訴我:這就是所謂的職業(yè)倦怠,我的職業(yè)狀態(tài)已經進入到了枯竭的地步。我很不幸地成為了職業(yè)枯竭大軍中的一員,這是不爭的事實。那么,我當初從教的熱忱哪去了?誰又剜走了勝過我生命的敬業(yè)精神呢?
美國心理學家貝弗利·波特說,典型的職業(yè)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我陷入了苦苦的冥思之中.....
前幾天在網上閱讀到一篇《你職業(yè)枯竭了嗎?》的文章(作者不祥),我似乎找到了一些顯性的答案。
文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 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 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 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老人的算計很簡單,就是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 快樂地玩 ---變成了外部動機--- 為美分玩 ,而老人操縱著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文章的立論是:外部動機主導個人,是導致職業(yè)枯竭的罪魁禍首。
因被外部動機主導,我們成了收入的傀儡,并最終喪失了工作熱情,從而陷入枯竭狀態(tài)。
文章還羅列了導致中國現(xiàn)在的職業(yè)枯竭現(xiàn)象更加嚴重幾個大環(huán)境因素: 一、競爭壓力。中國的 競爭社會 都進入了變態(tài)的地步。錢與權的競爭尤為變態(tài)。在這樣的社會,絕大多數(shù)人的精神會非常緊張。 二、文化因素。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的個人主義文化企業(yè),對個人更加漠視,更容易讓普通職員產生無助感。三、社會因素。勞動力供過于求,結果使得職員相對于公司處于不利地位。
貝弗利·波特認為,導致職業(yè)枯竭的原因可以歸為兩類:無助感和習慣化。他還說,職業(yè)枯竭也可稱作 職業(yè)抑郁 ,因為和抑郁癥患者一樣,職業(yè)枯竭者有深深的無助感。
文章最后指出:
希望破滅之時,開始職業(yè)枯竭。此為職業(yè)枯竭的定律一;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當這種希望破滅時,職業(yè)枯竭就會出現(xiàn)。
工作只是重復,產生職業(yè)枯竭。此為職業(yè)枯竭的定律二;當我們整天在重復一件同樣的事情時,職業(yè)枯竭就會產生。
窮得只剩下成功 ,導致職業(yè)枯竭。此為職業(yè)枯竭的定律三;一旦 窮得只剩下成功 ,職業(yè)枯竭也會產生。很多成功人士在這樣的狀況下崩潰了,有的甚至選擇了自殺。
結合以上所述,我終于為我的職業(yè)枯竭找到了大致的因由。
往大的方面說:是由希望破滅和工作只是重復兩種因素所致;往小的方面講,具體為:(1)時下對教師的要求幾近苛刻,壓力倍增。教師幾乎要門門精、樣樣懂,科研、教改、教學能力哪一樣都得跟上,按評職晉級文件中的規(guī)定幾乎要達到和專家水平可以相媲美的程度。有幾個真正達到了呢?于是就造假唄,造論文、造獎項,還造各級各類名教師、名校長,造這些的目的不過就是要讓工資待遇上去罷了,造假又豈能陽光!由此便滋生出多少教育腐敗和教育瀆職的怪相。這些由誰來清理?誰來扶正?實在是讓人心寒。(2)教師清苦自不必說,其工資待遇的不提高,工資待遇實質上的不均衡性帶給教師的窘迫也是枯竭的致命 杯具 。首先,九年制義務教育板塊的教師,20xx年1月起享受到中央財政直接撥款的績效工資待遇,這本身是很值得高興的事。但我們高中教師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說是由地方政府承諾按第三企事業(yè)單位調資論處,地方財政撥款支付,20xx年1月起調。眼下一年多過去了,且不說其中20xx.1--20xx.1一年的績效工資打了水漂去了哪兒?現(xiàn)在連20xx年調資的期許也沒有了下文。我所在的學校既有初中班,也有高中班,同在一個學校工作,同地域同科同職稱同資歷同樣工作量的不同初、高中教師工資待遇居然出現(xiàn)這等的不公平,是決策層思路出了問題?還是地方政府的漠然?實在令人費解!其次,每個學校里都有那么幾位縣或市的名師資格人,有的人 名 的水分很重,且不說在學校教師、學生中都有誰榮幸地領略過其名師的風范,其實他(她)連一般教師的能力水平都趕不上,何來的風范?這是哪門子名呢?這名是怎么來的?一個鍋里吃飯的教師都不是傻子,能不知根知底?當然,大家見多了怪相自是心照不宣。可最重要的是:在績效工資待遇上他(她)就與埋頭苦干的教師多領了很多,此怪相不能不令人費解,也由此而打擊到了很多任勞任怨埋頭苦干教師的積極性,這無疑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國家的悲哀。(3)已轉行教師和在崗教師生活條件、經濟狀況差別懸殊過大的比對對現(xiàn)任教師已造成巨大的精神刺激。算一算從師范院校畢業(yè)我的同學,至今還有幾個留在教師崗位的,結果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也就只剩下了當時的2/3左右。教師中但凡可以想辦法的,都會憑著權力租借行為轉行,也還大都 發(fā) 了。甚至有走從政之路相當成功的,市廳級、縣級、副縣級、縣處級不乏有同學的大名登榜。是優(yōu)秀一個走一個呢?還是教育行業(yè)根本拴不住咱們的 精英人才 ?這也許是我無法考量的問題。記得原來教師是限制轉行的,但卻記不得哪個時候又開始可以轉行了。試問:如果我們的教師在現(xiàn)行體制下都 沐浴 著那太陽的光輝,頂著耀眼的光環(huán)。那為什么還要 假惺惺 限制轉行呢?其他行業(yè)高精尖人才只恐要爭著搶著轉進來才是。而且舊的權力租借再派生新的權力租借,還賬之后還得盈利不是,這便上升到悲哀的比較級了!教育的大環(huán)境豈不更糟!再者,轉行就轉行吧,不就工作性質變一變嗎?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差距呢?難道轉不出去的都是些歪瓜裂棗?仔細一想,現(xiàn)實是何等的不堪?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可能有人會這樣質疑我,那就質疑好了。如果能真正呼吁到公平、公正的降臨,真正落實以教師業(yè)務能力、工作實績作為教師評職晉級以及收入分配的唯一資證來考量,我個人落個酸餿之名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我是上世紀80年代享受國家資助的師范生中那仍然堅守的2/3部分,也是灰頭土臉,職業(yè)枯竭大軍中的其中之一,目前因上述種種而職業(yè)枯竭了,除卻個人的性格缺陷造成的部分(其實我不善于走極端),究竟誰來替我的職業(yè)倦怠、職業(yè)枯竭埋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