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富饒的家鄉(xiāng)——揚中
揚中是揚子江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可愛的家鄉(xiāng)。經(jīng)歷了千年的滄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伴隨了多少歲月,回首過去:昔日的破舊,經(jīng)過歲月的沖刷,今朝的美好,令人贊嘆不已。揚中雖小,但小得精致,小得特別,只要你走進揚中,就能感受到屬于她的獨特的清新與秀美。
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繞揚中而過,形成了江水共長天一色的獨特景觀,全國聞名的農(nóng)民小康住宅掩映其中,一派江南水鄉(xiāng)風光,精美絕倫和雍容華貴的刺繡,生翠碧綠和渾然天成的蓮蓬,香霧裊繞的柳樹和濃蔭覆地,蒼翠撲人的小亭,杏花煙雨的小橋流水小屋,真是好一派風景絕倫!揚中也是首批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綜合環(huán)境質(zhì)量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宜于人居創(chuàng)業(yè)。揚中還擁有長江之中唯一一座尚未開發(fā)的自然島嶼——雷公島,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自然風光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特別適合開發(fā)旅游、度假項目。
揚中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有以河豚為代表的“長江三鮮”,長江三鮮,指的是刀魚、鯽魚、河豚,都屬長江魚類,咸淡水兩棲,每逢春季溯江而上,在淡水產(chǎn)卵繁殖后入海,與一般定居類江魚不同。因此,不僅肉質(zhì)特別細嫩肥美,營養(yǎng)豐富,且蜚聲四海,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佳朋。在揚中,秧草菜粥、秧草湯是農(nóng)家戶戶日常的主食,做法簡單,味道鮮美,在外久居還鄉(xiāng),喝一碗菜粥,是最舒心的事了。揚中還久負盛名菜“秧草燒河豚”,每到煙花三月,揚中群賢畢至、佳朋滿座,有人沖著河豚而來,有人慕著秧草而至,秧草有兩個用途:一是去油,二是解毒,喜葷者吃河豚,食素者吃秧草,各取所好。還有秧草燒帶魚、秧草燒鱖魚、秧草燒河蚌等名肴,秧草雖是配菜,但味卻毫不遜色,與河豚烹制更是“錦上添花”!
感悟著變化,游覽揚中。徜徉在三茅街市,只見這里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的景象。在紅綠燈指揮下,川流不息的車輛井然有序,來來往往的行人川流不息;ㄆ岳锏孽r花,絢爛多彩,迷人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人們的歡聲笑語,汽車的喇叭聲,奏成了一曲優(yōu)雅的城市交響樂,是那么的悅耳、動聽。那令人神清氣爽的城北公園,也是別有一番景色。漫步在公園的鵝卵石的小路上,沐浴著柔和的香氛,你猶如進入夢幻的世界,到處翠色欲滴,風一吹,樹葉翩翩起舞,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飛舞,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動聽悅耳。每到春天,在那山清“河”秀,傍水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金色綢緞從山的這邊,一直鋪到山的那邊。金色的油菜花成了蝴蝶蜜蜂的天堂。它們一會兒在空中飛舞著,靜靜地停在美麗的鮮花上,在芬芳的油菜花上面授粉。偶爾有風吹過就更美麗了,油菜花又成了金色的海浪了。怪不得游客們會看得流連忘返。夜晚,七色閃光燈,像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在揚子大橋上閃爍著夢幻的光輝。放眼望去——朦朧中的南北兩座大橋,像兩條巨龍,橫跨在三茅大港上。俗稱“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毛澤東的名句使這南北兩座大橋顯得更加氣勢磅礴
游遍揚中,感嘆變化后的揚中是多么美啊,曾經(jīng)的小橋流水人家,如今高樓矗立,街道繁華,一派城市的景象。我的家鄉(xiāng)美。這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她與我一起長大。也許以后,我會走出家鄉(xiāng),到外發(fā)展,但我相信,家鄉(xiāng)一定會是我最終的歸宿,現(xiàn)在,這翻天覆地后的揚中成為一個文明、進步、平安、和諧的揚中,成為一朵興起的明珠,閃耀在揚子江中!因為這里是我美麗的家鄉(xiāng)!
六年級:景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