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隨筆美文:禮物,報復(fù),欲望
禮物
我所享用的一日三餐是通過勞動換來,但也是“神”賜予的,這“神”是無形的——別人付出的時間與精力,以及大自然中動植物呈現(xiàn)出的有機力量。在無信仰的國度,許多人通常不會想到自己之外還有“神”,還有那要虔誠感恩的,看不到摸不著的存在。那存在之大,大過每個人,及他與別人的關(guān)系。
生活,這籠統(tǒng)的大詞所指向的是具體的,它的存在如同神的懷抱向每個人敞開——你又將怎樣迎上去呢?還是自信地微笑著,悲傷地痛哭著,是樂觀向上地迎上去,還是悲觀憂愁地走上著?“生活”會跟據(jù)你的態(tài)度給予你不同的禮物。
在闊大的生活中,人要想認識自己,花費一生的時間也不夠,但到了一定階段,命運已然呈現(xiàn)出每個人的存在,且定好了方向,給出了一部分答案。例如我,寫出了一些作品,被稱為作家,且會在寫作這條路上走下去。寫作是選擇,作品是成果,我所擁有的,一部分由于個人的努力,一部分是別人,別的存在給予了條件和機會。我要感謝自己,更要感謝給予我禮物的一切。我感謝的方式,是繼續(xù)積極向上地努力生活和寫作。
生活給予年輕人的禮物是可觀的,他們充滿了很多可能,他還沒有結(jié)婚成家,還沒有被生活所累,還擁有更多的時間與自由。一個拖家?guī)Э诘闹心耆,上有老下有小,要想再獲得更大的發(fā)展,只能加倍努力。生活之神看顧著他,也在給予著他所需要的禮物,但也在無情地取走屬于他的,越來越少的時間與精力。
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即使進步得慢也不怕,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好。因為人的可敬就在于能夠不改初衷,持續(xù)用功,勇敢面對他所遇到的問題。生活給予人最好的禮物是他那顆日漸成熟的心,是他看不到摸不著卻依然美好的靈魂。
報復(fù)
不管你有沒有報復(fù)心,總歸是會對所不喜歡的人,曾損害過你的人有著報復(fù)的意念,在必要時依心作出選擇——這有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這是難以避免的,甚至也是許可的——以德抱怨的人是有的,但極少,且那種情懷與境界也未必值得稱道,因為那也意味著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人們通常說,背后評價人不好,但人難免在人面前評價人。連這種評價都不可以有的話,不良的人會更加不良,好的人漸漸的都會被氣出一身病來,更加牢騷滿復(fù),忿忿不平。所以,對于不好的人可以說出他的不好,這沒有什么錯。問題是,你說的對象值不值得說,對方會不會利用你所說的話對另外的人添油加醋,過分地損害你們不喜歡的人,或轉(zhuǎn)身成了叛徒?所以說,即便是你公正地去評說一個人,也冒著很大風險。
有人說,報復(fù)別人最好的方式是要變得比對方強大,讓對方痛苦糾結(jié),甚至反過來討好你。但你怎樣強大起來呢?世俗社會中的人,通常是不良的人頭腦更聰明,更能拉下臉來,更善于投機取巧,你又怎么會是他的對手?歸根到底,不去比較,不在意,不心存惡念是好的。
人人都活著一顆心,自己的心。但除了心,人還有產(chǎn)生智慧的大腦,最好是把大腦利用起來,結(jié)合純粹的內(nèi)心,過想要的生活,奔想要的前途。人的一生確實不必與別人較什么勁兒,只需要和自己較勁就好了。因此說,你不必去對別人有任何報復(fù)的心,順其自然地去生活就好了。
只有沒出息的人才成天想著算計別人,報復(fù)別人,浪費時間說別人的是非。那樣的人原本是良善君子,久而久之也在報復(fù)心的作用下變成了小人,與他所不喜歡的人也成了同一類人了。
欲望
小說有私密性的一面,作家把內(nèi)心敞開來給讀者看,是冒了大風險的。
今天有位微友說:看了你的《新生活》、《高山》、《胡映山》,都寫了男人對女人的欲望,別人看了會不會覺得是你的內(nèi)心的寫照——把這樣的東西給人看,會不會太坦蕩了?
我想,為什么要多次寫到男人的孤獨與欲望呢?
那人性中真實的一面,你說不說都是存在的,說出來——是為了讓人正視人人都具有的那種欲望。那又有何意義呢?這有助于人認識自我,其功用在于,還原人人都在盡可能地遮蔽的他們的本性,使人與人之間盡可能相互理解與包容。
這樣的意圖,不是對人的愛嗎?只是這樣的一種愛,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意識到呢?人們還是習慣于扮演著社會中個人的角色,盡可能掩蔽自己真正的需要,也蔑視、詆毀別人的正常需要。人性在社會化進程中不能得到正視與解放,必會變得扭曲,且沒有出路。這無疑會給物質(zhì)主義提供了借口:去擁有更多的別人所需要的物質(zhì),以便通過交換來滿足于自己無窮的欲望。
人有權(quán)獲得合理的欲望滿足,并得到別人的理解。但他的欲望必然要從現(xiàn)實出發(fā),以愛的形式使靈魂得到升華,這是有著各種欲望的人的出路。
在欲望面前,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越來越深重的絕望感,小說的作用之一,大約可以減緩人的絕望感,使人客觀地看待自己與別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