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風民俗作文
泉州民風民俗是怎樣的?你了解多少?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泉州民風民俗作文,歡迎閱讀。
泉州民風民俗作文一
泉州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個習俗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而《泉州習俗》把這一顆顆珍珠串成一條珍珠項鏈,供人們觀看!度萘曀住分饕v泉州的習俗、節(jié)日、游藝與工藝等習俗。
除夕在泉州不叫除夕,而叫“年兜”,具體日子是在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有祭祀祖先、張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跳火盆”|辭年守歲等主要習俗。而祭祀祖先是“年兜”的重要節(jié)日。
“年兜”中午桌上要堆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缽盛大米(象征衣食豐足),上面在擱碗糕(象征興旺發(fā)達)、紅橘(象征吉祥如意)、紅雞蛋、紅米丸、紅棗(象征團圓美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征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供桌前還要在置放一個火爐(象征家運享通、紅火)。祭祀祖先就完成了。
吃完團圓飯,男生要“跳火盆”,女生則要收拾桌面,洗刷鍋灶碗筷。接著,長輩晚輩壓歲錢(有的是春節(jié)早上發(fā)),亦稱“分年”。諸事完畢后還要守歲,俗謂守歲的父母或長輩可以延長益壽,故又稱“坐壽”。
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節(jié)日,比如“清明節(jié)”、“七夕節(jié)”、“冬至節(jié)”等節(jié)日,但有的泉州節(jié)日我們都遺忘了,如“浴佛節(jié)的重要節(jié)日。
《泉州習俗》使我了解了我們泉州這里特有的節(jié)日,使我明白了許多風俗習慣和工藝名俗,讓我更加明白這個美麗的泉州。
泉州民風民俗作文二
我的家鄉(xiāng)在泉州,大年初二早上,天下著蒙蒙雨,風吹著涼涼的但是并不阻擋我們一家回去泉州農村親戚家串門的熱情!
在回老家路上,我們一路發(fā)現變化太大了,一棟棟的小洋樓從外觀看一點不比城市的小別墅差,一路上張燈結彩,隨處可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到處都是穿著新衣的人們,他們的臉上都露出歡樂的笑容,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碰上面都會說上“恭喜、恭喜,春節(jié)快樂!”
現在的農村變化真快!我們的一路都忙著觀看著,討論著。突然,一聲巨響,我們的身子劇烈地震蕩,嚇得心都要跳出來了,一身冷汗馬上冒出來。好險。∥覀兊能嚽拜喯葸M了一個坑里,我們束手無策,呆立在那里望著車興嘆,這里離修車廠很遠,單靠我們是沒辦法把車輪抬起來的。正在這時有兩個年輕的小伙子騎著摩托車經過,看到我們無奈的樣子,就停下來說要幫我們從前面把車輪抬起來。他們兩個和我爸爸合力試了一下,車還是無動于衷,像一塊大石頭似的趴在路中間,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又來了兩個年輕小伙子經過……就這樣來了六七個小伙子,他們都主動停下來要一起幫我們抬車輪,雖然我們都不認識他們,大家在我的口號“一、二、三”……大喊下齊心協(xié)力,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車從坑里移出來了。我們正要感謝他們時,發(fā)現他們已經啟動摩托車走了,我看到他們的新衣服都被我們的車碰臟了,但是他們連我們的一句道謝都不要。我們感激地望著他們的身影,想著現在農村樂于助人的人越來越多了!
我們到一個親戚家,發(fā)現他家有兩個我從沒見過的小孩,膽怯的看著我們,回頭又在那里看電視,我正疑惑著:小朋友怎么這么沒禮貌?就聽她介紹,這是春節(jié)前她去買年貨的時候,發(fā)現他們在路邊哭,一問才知道和他們的父母走散了,就幫著聯系上他們的父母。后來才知道因為他們的父母家里有急事要趕車,結果車要開了還找不到這兩個孩子,我親戚了解了情況,知道他們就在村里的工廠上班,讓他們先回去辦急事,暫時可以幫他們帶小孩,他們辦完事后再馬上跟我親戚聯系,所以就放心的先回去了。小孩的父母萬分感激,這樣兩個小孩就在這里過年了,并且我親戚還買了新衣服給他們穿呢。
回來的路上,我還到處尋找好人好事:農村的公路沒有斑馬線,但是只要有小朋友或老人要過馬路就會有年輕人主動帶著過馬路;腿腳不方便的老大爺生活不能自理,總有熱心的人主動幫忙……像這樣的好事太多太多了,到處都可以看到。
家鄉(xiāng)的變化真大呀!如果做好事都從“我”做起,我們的社會一定很美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