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揚中華文化作文
作家劉仰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全盤西化很可笑》。我當(dāng)然是十分贊同他的觀點的,問題是我可能比劉仰還要激進(jìn)。就像當(dāng)年日本鬼子在中國橫行的時候,有人甚至包括毛澤東也只是想把日本人趕出去,可是江西有個方志敏,卻在他的文章(這些都是在監(jiān)獄中寫下的文章)里提出,“我曾經(jīng)想過,要帶領(lǐng)幾百萬軍隊打到日本去!笔堑,你鬼子可以來,我就可以去,這樣的調(diào)虎離山計,這樣的釜底抽薪,不是比御敵于國門之外還要激進(jìn),還要高明得多嗎?可惜,方志敏壯志未酬身先死。
我對于西化的看法,可能和方志敏對于日本人的看法如出一轍。所謂西方,無非就是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其實,從文化上看,我覺得西方文化不但乏善可陳,簡直就是一片空白。我更沒有被西方人所西化的思想,壓根連影子都沒有。不論是西方的文學(xué)藝術(shù),還是文明都和東方無法相比的。印度,應(yīng)該也是東方國家,要是從經(jīng)濟(jì)上來說,也許,古老的文明古國印度早已經(jīng)不是發(fā)達(dá)的國家,而且是比較落后的國家?墒,人家印度的電影那實在是非常優(yōu)秀,非常好看。無論從它的音樂還是舞蹈,無論是它的燈光還是攝影,甚至它的劇情都是無可挑剔的。比如早期的《奴里》,《流浪者》,比如《大篷車》,都是美不勝收的好作品,至于《乘龍快婿》、《愛情百態(tài)》、《奪命地圖》更是讓年輕人嘆為觀止。
可是,我們再看看西方的影視劇,實在是難以找出一部像樣的電影或者電視劇,至少很少有一部可以經(jīng)得起時間檢驗的影視劇。對于美國文化,我只是知道有個好萊塢,實在不知道好萊塢搞出過什么像樣的電影啊,電視劇啊。難道純粹是因為我孤陋寡聞嗎?絕對不是,試想,真正優(yōu)秀的文化還能夠不風(fēng)靡全球嗎?就是作家余華寫的《活著》不是也被多國文字翻譯出去嗎?所以說,所謂的西方文化,如果不能說全部是糟粕,那最起碼也很少有優(yōu)秀的作品可言。至于所謂的《哈姆雷特》,所謂的席勒和歌德,那也不過是中國一些庸俗或者迂腐的文人喜歡亂捧的結(jié)果,我讀過西方一些作家的作品,無論從品味還是貼近生活來看,遠(yuǎn)遠(yuǎn)不如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更不如四大名著好看。也許有人說那不好類比,因為作品的體裁不一樣,就算這樣,所謂的《老人與海》,《麥田守望者》,所謂的《百年孤獨》,能夠和四大名著相比嗎?沒法比的。
我最最討厭的就是拿中國的名人和美國的名人相比,比如把趙本山比作中國的卓別林。天啊,我們堂堂的中國,五千年的文明,還要和美國這樣歷史短暫的國家去比,可笑,實在滑稽。趙本山就是趙本山,為什么要把他比作別人。這不是給別人長臉嗎?我們并不排外,但是,我們至少要實事求是。偉大的趙本山,為什么非要貼上卓別林的標(biāo)志?我實在是郁悶得無以復(fù)加了。中國人就是長期這樣所謂的謙虛,以至于中國人讓外國人看不起甚至嚴(yán)重鄙視。卓別林的演出的確不錯,但是,他所傳達(dá)的信息怎么能和趙本山相比呢?不錯,趙本山就算是圣人,可他畢竟還是個人,還不是神仙,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加上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的傳統(tǒng)看法,以至于總是把中國人貼上美國人的標(biāo)簽,這實在太貶低中國人的志氣。還有,偉大的湯顯祖,卻被人喊作“中國的莎士比亞”,湯顯祖就是湯顯祖,為什么一定要和莎士比亞相比,我甚至可以說,莎士比亞怎么可以和湯顯祖相比呢?在中國,熟悉湯顯祖的人絕對比熟悉莎士比亞的人更多。再比如,領(lǐng)袖毛澤東,他自己因為謙虛,才說不要拿他自己和馬克思相比,其實在我看來,馬克思和恩格斯只不過在理論上有很大貢獻(xiàn),可是毛澤東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巨大貢獻(xiàn),毛澤東怎么能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能夠比較的呢?
中國人,不要像是賈桂一樣,別人讓你坐,你還說站慣了,那樣的話,西方文化當(dāng)然會永遠(yuǎn)在我們之上,不然的話,西方文化實在是無法和中國文化相提并論的。中國的春節(jié)晚會,要是讓那些很有才氣的演員過癮,可以演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美國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能夠達(dá)這個高度嗎?不但不能,可能挨邊都挨不上的。
中國人還是應(yīng)該挺起脊梁,挺起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