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碎片作文1000字
六點整“嗡——嗡——”一只手從被窩里伸出來,按掉了手機上的鬧鐘,床上的人伸出頭,半靠在床頭上刷起了微博:“最近七日漲了四個粉絲,嗯——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吧。”她點開看了看那幾個人的微博,又順手點贊了幾條,好一會兒,定睛一看,呀!七點了。才慌慌忙忙地起床,洗臉,刷牙,穿衣,出門上班走了。
在樓下KFC排隊買早餐時,又看了一會兒朋友圈,評論了幾條。終于拿到了早餐,又匆匆趕向附近的地鐵站。
地鐵上的二十分鐘也沒閑著,點開手機中的消消樂,開始闖關。順風順水地過了兩關,還有兩站,便心安理得地開始下一關,繼續(xù)與狐貍,熊,河馬,青蛙作斗爭。直到廣播提醒到站了,才急忙收了手機,在地鐵擁擠的人群中擠下地鐵從地鐵站步行到公司的五分鐘內才想起紙袋中早已涼透的早餐,在路上解決完早餐后,八點準時打卡上班。
這是我一個親戚姐姐每天的早晨。算下來,她大概“利用”了一個半小時的碎片化的時間。
“碎片化”是當今中國社會語境傳播中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顧名思義,碎片化意為完整的東西被破成諸多零塊,也可被理解為多元化,這其實是現(xiàn)今中國國民快節(jié)奏生活的產物?旃(jié)奏的生活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標志。在這個信息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信息的更新速度很快,幾分鐘,甚至幾秒就有新的新聞;同樣,這個時代的產物,手機,哦不,準確來說應該是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的寵兒,他們的更新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往往一年里同一品牌的手機可以開幾個不同的新品發(fā)布會。那同樣也導致了人們思想和精神上的轉變速度的提升,每個人都在利用可能或不可能的時間來完成更多的事兒。國家發(fā)展速度快,國民與此同時也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從而加快行動速度,以其他方式進行時間的運用。例如,上文的那個姐姐,在地鐵上沒辦法工作,只好用游戲來打發(fā)時間;老人在蹲馬桶時看報紙,年輕人看手機;學生們在短短的課間十分鐘抓緊完成家庭作業(yè)。以上的例子他們所利用的都是碎片化的時間,但碎片化的時間往往是不連貫的,是零散的。于是就有了碎片化的購物,閱讀,社交等……但碎片化的時間的利用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在碎片的時間里,每個人的思維是有所限制的,當他隔了一段時間再繼續(xù)做這件事時,思維往往停留在他剛剛完成的另一件事上,跟不上他的行動,因而當人們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碎片化時間時,卻達不到意想的效果。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自己一天中做了很多事,卻一樣也沒完成的原因。
反觀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們,他們的生活與接觸外界的方式條理清晰:上午看書,下午看報,晚上看電視。他們上午常常能看半本甚至一整本的書,能通過一個整體連貫的思維獲得一個對全書更加深刻完整的感悟,他們是將整本書看完讀完,是閱讀。但現(xiàn)在的人們閱讀幾分鐘幾分鐘地看,可以說他們的思維是斷片的,在讀完全書后,他們通過對書的記憶,進行一個完整卻模糊的總結,甚至可能不了解書的主要內容,他們只做到了看,只有閱,卻不讀。我建議在碎片化閱讀時,可以將之前的情節(jié)或內容翻一遍,喚醒腦中對書的記憶,達到一個系統(tǒng)化的鞏固,加深印象。
碎片化有利有弊,就像一把雙刃劍,我們可以利用它做很多事情,但不是完成,即使完成,也不完整,不完美。在這么一個快節(jié)奏生活的時代,我們已經改變不了碎片化生活的方式,但我們可以在每一個碎片化的時間里,盡可能完整地完成一件小的,簡單的事,或把大事分成不同的部分,逐一完整地完成,將多個小完整拼湊成一個大完整,讓碎片成為一個完整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