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記憶作文1000字
日益緊張的學(xué)業(yè),匆匆無間的腳步,曾經(jīng)一份簡單的快樂也成了奢侈。夜深時,老家的那份寧靜與自由,終于牽引我坐上回去的汽車。
鎮(zhèn)上繁華依舊,穿過喧囂的主干道,一道熟悉的鐵門立在面前。插鑰匙,轉(zhuǎn)三圈,轉(zhuǎn)回那曾經(jīng)的童年——
一切都沒有變,一座普通的紅磚瓦房,墻上間缺的斷口,似乎想說些什么。院里菜綠依舊,水缸里斜著幾片殘荷,在風(fēng)的攙扶下巍巍顫顫地向我招呼著。嘆口氣,推開里屋斑駁的紅門,一股檀香撲鼻而來,老屋的味道便從這里開始。香壇上積了一層灰,神像上結(jié)了蛛網(wǎng),輕輕撣去,不讓它褻瀆神靈的高尚。桌上的瓶瓶罐罐聚在一起,悄說著往事,一堆雜亂的玩具便伴在身邊。家具都老了,只有一張老地圖思考著大千世界;覊m朦朧著墻鏡往事,我輕嘆著,來到熟悉的廚房,探尋熟悉的飄香。
矮小的灶臺,刀痕累累的砧板上滿是歲月的留痕,還有一只生銹的鐵鍋……兒時,最快樂的就是在奶奶的灶臺邊上,吃一碗長魚燒肉。魚和肉是凌晨菜場現(xiàn)買的。魚,必須是野生的“黃肚皮”,兩條七、八兩,還必須去血,因為我不喜歡;肉,則是先前就和賣肉大叔訂好的,必須是黑豬肚上,紅白相間,瘦肉偏多的標準大五花,因為這樣肉燒出來口感綿糯,不柴不膩。買好后,已是八九點,回家簡單吃個早點,便叫醒睡得朦朧的我,參加燒肉。
其實我只能打下手,看看戲,一把蔥一把蒜,下面全是饞。只見奶奶倒上點菜油,熱鍋后先放入蔥、姜,再沿鍋邊將切得大小均勻的五花肉,倒入翻炒。肉和油在鍋鏟的伴奏下發(fā)出愉快的“吱吱”聲,肉里不斷流出金黃的油泡,破裂并散發(fā)出鮮美的肉香,叫人垂涎三尺。等肉炒至金黃時,加點水,再加上奶奶親自釀制的醬油和豆醬,放入魚,蓋上鍋蓋,任由它們互相調(diào)節(jié)。由于是夏天,再是灶臺邊,我熱得滿頭大汗,奶奶總是把我轟出去,可一會兒,我又偷偷溜進,只為嗅嗅那挑動人味覺的鮮香,一抓,散了,可手里卻是滿滿的幸福。
千盼萬盼,終于等來一句悠長:“好嘍~”便以光速閃入,朦朧里一絲鮮香總能使我準確地找到那碗美味,棕色的湯汁上不時浮現(xiàn)一塊紋理精美的魚或肉,綻放著誘人的油光。我筷子也不拿,用手把肉抓起。啊……一個“鮮美”怎了得?那肥而不膩的口感,叫我欲罷不能,吃得滿嘴流油;奶奶則笑瞇著眼,看我狼吞虎咽……
不覺,已夕陽西下,該回了。金色的夕陽柔和地撫摸著老屋的紅磚,與她共憶往事。爺爺奶奶已搬城中居住,只是偶爾回來打理,沒人的老屋真老啦!雖時過境遷,一切只剩下歲月的留痕,但那段老屋的記憶,卻深深地在腦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