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的喜悅作文1000字
其實我是反對在自家園子里種菜的。由于向往原生態(tài)蔬菜,大概還有“金融危機”的影響吧!突發(fā)奇想,今年在自家園子的花壇里開辟了一塊一米見方的菜地。買來了種子,分別種上了青菜和莧菜。沒想到青菜長得一片蔥綠,而莧菜只長出幾根“發(fā)”,一說是缺少陽光,一說是種子有問題,反之種種,不加贅述。倒是那嫩嫩的青菜,先后炒過二盤,下過一次湯面,吃著那無公害,自己種的成果,真有一番收獲的喜悅。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隔壁人家一直未來居住,故園子里長滿了雜草,且有一個平臺與我家園子毗鄰。又突發(fā)奇想,今年夏天貼園墻邊種了二棵絲瓜。初時花蕊朵朵,蜜蜂嗡嗡,但就是不見掛果,家屬以為又是種子出了問題?蛇^了不久,就碩果累累,令人稱奇。因為瓜和葉一樣的顏色,往往絲瓜很難發(fā)現,稍不注意就長老了,弄得我不得不天天早上弄個梯子爬上爬下,到處尋覓,有時找了半天不見蹤影。往往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真有一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真是神奇。還常常在二樓的陽臺上向下張望,那是“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幾乎可以一覽無遺。一天站在二樓陽臺上竟然發(fā)現二根絲瓜并列掛在樹梢上,這在園子里是很難看到的。還有一些竟然爬上了園子里高高的桂花樹上,“高高在上”,我不得不用園子里長大的竹子“挑而摘之”,可謂全都“自產自銷”。收獲季節(jié),每天早上可采摘二至三根,最多可達四根絲瓜。摘下后,就立即加工當作早餐的菜肴。食之津津有味,真的是無公害、原生態(tài)、環(huán)保型的健康食品。
由此想到在部隊當班長時,因為是后勤倉庫,主要任務是執(zhí)勤訓練、管理和學習,屬于“稀稀拉拉的后勤兵”,空余時間充足,因此每個班都有一片小菜園,作為戰(zhàn)士業(yè)余時間的勞動場所,用于改善伙食。而且各班之間開展競賽,這對于我這樣一個從校門到營房門,又生性好強的小青年來說,倍感壓力。盡管是農民的兒子,但對種菜之類卻一竅不通。因為學習、訓練總是領先,副業(yè)生產也是不能落后。經過全班戰(zhàn)士的努力,還真搞得不錯。最有趣的是在一片副業(yè)地里,我們種植了冬瓜,又到一百里地以外的山區(qū),弄來了毛竹搭起平臺,到了掛果季節(jié),架子下面長滿了大小不等的冬瓜,煞是喜人。收獲時一次都是一板車,拉到炊事班,真有一種豐收的喜悅。因為營區(qū)面積較大,光鐵路專用線就有五條,而且分散在營區(qū)各個方位,以備裝卸。1982年胡耀邦總書記視察江西,專列就停在我們營區(qū)。那時干部站崗,戰(zhàn)士則被“戒嚴”在營房里學習。那次我有幸就在列車旁站崗,深感榮幸。而鐵道兵司令員、政委、鐵道部長每次來只有一節(jié)火車。鷹潭車站車輛調劑不過來,也常常借用我們部隊的鐵路專用線。而我們部隊的庫房也大得不得了,火車可直接開進去。話扯遠了,就此打住。營區(qū)內還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水塘十幾個,桔子園幾十畝,整個營區(qū)有丹陽城區(qū)一半那么大。聽老兵說,過去我們部隊由于副業(yè)搞得好,除了固定的伙食外,每月自己殺一頭豬,還養(yǎng)魚養(yǎng)雞,每天早上每人二個雞蛋是有保障的,多吃不限,“吃雞蛋就像吃山芋一樣簡單”,那時的伙食還要“牛逼”。當了排長后,沒有了固定的副業(yè)地,自己弄了一塊四米見方的地塊種植蔬菜,以示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但勞動成果不是送到炊事班,而是“孝敬”連長、指導員了,因為他們的家屬隨了軍,都在自己家里單獨開伙了,而我還是一個快樂的“單身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