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童年
每個人都有童年,但卻是別樣的童年!
對于童年,媽媽說她好像真沒有什么美好的記憶。
3歲的時候,生活在邱村的外公外婆便離婚了,媽媽隨著改嫁的外婆到了鄰近的汪村,與原本毫不相干的人開始了全新的陌生生活。
大概是6、7歲的時候吧,記事后的媽媽成了不自由的人。那時汪村的外公是村里的民兵營長,外婆身體也還好,他們天天帶著村里的人上山做工分。大人都上山了,于是帶小孩的任務(wù)都落在了媽媽的身上,因為媽媽是民兵營長家的孩子。從那時起,媽媽勞作的一生便拉開了序幕。起初是帶一兩個,后來是越來越多,媽媽說她那時的生活簡直是糟透了,一天到晚就是煩煩煩……
10歲的時候,媽媽有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上學的經(jīng)歷,不過這次經(jīng)歷很失敗,因為媽媽不是一個人去的,她的背上還背著1歲多的妹妹,也就是現(xiàn)在汪村的舅媽。媽媽說那時候的她很瘦弱,而妹妹身子壯壯的,幾乎都跟她一般高了,雖說從汪村到邱村的路不多,可是這一路背的也真夠累的。盡管如此,媽媽還是高高高興興的去了。到了學校,見到了老師,那位姓洪的老師很和氣地問了媽媽的名字,這讓媽媽很是興奮,盡管她還不會寫這幾個字。媽媽說,那時的同學對于她的身份很是感興趣,因為媽媽原本是邱村的,現(xiàn)在又生活在汪村。在當時那個愛拉幫結(jié)派的時代,她成了最搶手也是最尷尬的一個。邱村的孩子說媽媽姓邱,應(yīng)該屬于邱村這一邊,汪村的孩子說媽媽現(xiàn)在住在汪村,應(yīng)該屬于汪村這一邊……就在兩邊的孩子還在為此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上課鈴聲響了。就在媽媽以為可以好好上課的時候,背上的妹妹不知因為什么哭鬧不止,耽誤了老師的授課。原本和氣的洪老師這下子可是大變了樣,氣呼呼的將媽媽“請”出了教室,“請”出了學校……性格剛直的媽媽就這樣再也沒有回到學校,再也沒有回到教室……
12歲的時候,媽媽徹底告別了帶娃的歲月,因為她自告奮勇的加入到了上山做公分的大軍中。盡管那時候的媽媽一天下來根本做不了多少公分,可是媽媽樂此不疲,因為她不再是完全依靠別人生活的人了。我問媽媽,你這么小就上山干活,你吃得消么?大家一起干活,你可以偷偷懶吧!媽媽說那時的管理很嚴格,而且外公是民兵營長,性格很強勢,脾氣很暴躁,哪里敢偷懶。再說跟她一起上山干活的小孩不算多,她除了要做這些事情外,還得負責幫大人們到山溝溝里汲水……
就這樣,媽媽在汪村做了十幾年的工分,就這樣,媽媽在汪村練成了一頂一的能手。媽媽說后來的男女同勞同籌中,她是村里能和最厲害的男工一樣一天能做到十個工分的僅有的三個女性之一。媽媽說那時的十個工分可就是一元錢,一年下來就是三百六十元,嘖嘖……媽媽說著的時候,臉上飛揚起一種驕傲的神采。
聽到這里,我的眼睛早已經(jīng)模糊一片,朦朧中我似乎看見了媽媽那年輕時的樣子,是那么的容光煥發(fā),是那么的精力充沛,是那么的活潑健康……趁著媽媽不注意,我偷偷的轉(zhuǎn)過身,擦去眼角將要流出的熱淚后笑著聽她繼續(xù)說她的人生,說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