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媽媽的童年歲月作文500字
童年是美好的,每個人的童年也是難忘的,今天我當了一回小記者,采訪了一下媽媽,我很好奇她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有什么區(qū)別。
媽媽講了她童年的一些趣事,讓我很敬佩。
媽媽說她上小學二年級還是三年級的時候,都是他們村一個大哥哥領著大家去好遠的學校上學的。大哥哥每天凌晨四點鐘就起來,圍著村子把其他孩子都叫起來,然后一起去上學。每家每戶的孩子都穿好衣服背上書包以后就差不多五點多鐘了。大家在一個村口約好的地點集合,由大哥哥領頭帶著他們一起去上學。
由于每天上學起得很早,那時天還沒亮。上學的路上可謂是伸手不見五指,農(nóng)村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又不好走。為了能看見走路,于是大哥哥教他們每人做了一盞煤油燈提著去上學。一路上歡歌笑語,非常開心,時不時還在討論誰的燈做得好!
我問媽媽,你們那時候上學為什么要起那么早,而且為什么不用手電筒呢?
媽媽說:“我們那時候哪有現(xiàn)在這么幸福呀!那時候什么東西都是很稀缺的,沒有幾個人家有手電筒的!大家起那么早呢,一是為了大家在一起去學校好玩兒,早點兒去,大家可以一起玩跳房子、踢健子、跳繩等游戲,每天也就早起那點時間一起開心一下,下午放學回家要做作業(yè),要幫家里做很多家務活。二是每天還有早讀,特別怕遲到。遲到要挨罰的,老師罰站在門外,整天不讓進教室上課呢!”
媽媽又告訴我,當時物資非常匱乏,即使要自制手工煤油燈需要的材料也是很難找齊的。最讓媽媽感到幸福的是:當時我的外公是在黃石上班,很多原材料都是由外公從黃石市內(nèi)帶回家給媽媽,媽媽再分給同村的伙伴們。其它的伙伴也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需要的材料。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終于人手有了一只煤油燈,提著去走上學的夜路!
我很好奇地問媽媽,煤油燈怎么做的呢?那一定很好玩吧?
媽媽說:“是的呀,做煤油燈的過程現(xiàn)在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記得煤油燈要用棉紗做燈芯,用鐵絲加玻璃瓶編一個燈具,最后還要有煤油作燃料……差不多這樣就能完成了吧!”
我聽完好羨慕媽媽,她們當時那么小,但是動手能力卻如此強,而且生活上又這么獨立!
再看看我們,雖然生活在這個幸福美好的時代,但是獨立生活能力差太遠了,所以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和學習的機會,好好努力,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