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權(quán)引發(fā)的“官司”
楊程棟
國有國規(guī),家有家規(guī)。我家,也有規(guī):誰晚上先回來就是燒飯、按摩和玩電腦的特效。
可就在一天,發(fā)生了一件讓爸爸媽媽鬧得不可開交的事。晚上,我正在一邊寫作業(yè),一邊想“今天誰會先到家呢?是爸爸?是媽媽?”“啪!”門,發(fā)出了一陣巨響!爸爸媽媽回來了!
如我能預知未來,我絕不會問出那個問題!他們回來了以后,我條件反射地問:“今天,誰先到家?”爸爸媽媽一起喊:“明明是我!”“你要賴!”到底誰能獲得特權(quán)呢?只好來打一次“官司”了,誰是法官呢?當然是我了!
在“開庭”前,我找來了幫爸爸的辯護人,10歲的弟弟,和媽媽辯護人11歲的妹妹。爸爸媽媽同時向我眨眨眼,想讓我?guī)退麄儯伤麄兛吹綄Ψ胶,又尷尬地把目光挪回來了?/p>
正式“開庭!”“今天誰能獲得今天的特權(quán),進行審理!蔽乙荒槆烂C地說:“先由原告發(fā)言!睂徟虚L,今天我在停車時,“被告”用電瓶車擋住了我的去處,還霸占我的車位,我只好去小區(qū)外停車!還是跑回來的呢!”媽媽也不甘示弱,“審判長,我并沒有霸占他的車位,我們的車庫,是只能停一輛電瓶車,還能放些雜物呢!”那請問“被告”為什么你從車庫先回來,“原告”從小區(qū)回來,為什么還是和你一起進家門呢?”“……我……摔了一……跤!”媽媽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爸爸趁虛而入:“審判長,她故意刁難我!”我思考了一會后,經(jīng)過辯護人的建議,我判定:“今天因“被告”設(shè)計刁難“原告”所以,本庭把“特權(quán)”判給“原告”“耶!”爸爸一聲歡呼,媽媽只好聳聳肩,吐吐舌頭。
判完后,兩個人都聽從我的命令,心里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指導老師:蔣老師
評語:文章小作者巧妙的運用了云遮霧罩法,補充了題目,巧妙設(shè)置懸念,使作者不得不往下看,文章情節(jié)生動曲折,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