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關于蝸牛的日記四則
關于蝸牛的日記
第一則 馮心怡
前幾天科學老師給我們一個任務——養(yǎng)一只小蝸牛!我來到草地上,小心翼翼地走進比較潮濕的泥土地里,仔細地觀察著,看有沒有我想要的小蝸牛。差不多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小蝸牛。于是,我準備先幫小蝸牛準備一個舒適的“家”。
我先從上次養(yǎng)太陽花的盆子里取出一點泥土,放在小蝸牛的“家”——一個瓶子里。然后,往瓶子里灑一點水,把小樹枝小樹葉放入瓶中。
“心怡,你看這是什么?”我連忙跑過去,啊哈,在大白菜的葉子上正爬著一只小蝸牛呢!我用兩只手指夾住小蝸牛,把它輕輕地送進它的小家。
蝸牛的重殼有些發(fā)黃,讓我想起了我曾經(jīng)在海邊撿到的一個小貝殼,顏色很漂亮。蝸牛蠕動著它柔軟的身子,在瓶子里爬來爬去,好像正在打量它的新家。
它似乎想到外面去闖一闖,于是我安慰它:明天就可以帶你出去認識認識我的老師和同學了,別著急!
第二則 蔣旭璐
雙休日,我和朋友在菜地里抓了三只蝸牛。
人們常說蝸牛有一個堅硬的殼,其實,它們的殼像餅干一樣脆,一捏就碎。它們身體軟軟的,呈褐色,身體的后面部分比較白。蝸牛其實是一個瞎子,因為它雖然觸角上有一對眼睛但其實是看不見的。我發(fā)現(xiàn)這對大觸角的下面還有一對小觸角呢!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白天,蝸牛鉆出背殼,如果你輕輕一碰,它就會縮回去。但到了晚上,蝸牛就會縮進背殼顆里,像死了一樣。我真有點擔心,如果蝸牛真的死了,我可怎么像科學老師交代!
第三則 高子涵
科學課上,章老師讓我們回家捉蝸牛,并觀察。
我捉了一只蝸牛。先找來一個玻璃瓶,在瓶子里放進了泥土,再放一點落葉和樹枝,放上菜葉,然后把蝸牛放進瓶子里,再在瓶子上面蒙上一塊紗布。
我仔細地觀察著,發(fā)現(xiàn)沒過幾分鐘,它就吃掉了大半塊菜葉。它的眼睛長在觸角上,只要一碰到什么東西,它的觸角就會一下縮到頭上。不知道的人,會把它當怪物的。
晚上,蝸牛吃好東西就把整個身子都縮進了背殼中,整夜都在呼呼大睡,像一只大懶蟲,直到早上才醒來,又鉆出背殼開始吃菜葉了。
其實,蝸牛不是大懶蟲,這只是它的生活習慣。
第四則 項瀚悅
那是一個有沙和泥土的地方,有幾根枯枝,還有幾片葉子。我的兩只小蝸牛在那里其樂無窮。雖然在我眼中,蝸牛真是太可怕的動物,但每天,我都翻一翻科學書,來學習怎樣養(yǎng)蝸牛。
今天,我要給蝸牛取名字了!小的那只叫勇勇,它是第一個探出頭來的,另一只呢,就叫躲躲,誰叫他老是玩失蹤。這兩只可愛的,可怕的小蝸牛!它們給死氣沉沉的瓶子帶來了生機。樹枝重新變得快樂了,樹葉變得年輕了,慢慢地,躲躲和勇勇不害怕了。
傍晚,我去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翠綠的葉子上掛著幾個大洞,像幾只調(diào)皮的眼睛。樹枝上掉了一層皮,肉色的樹枝看上去真可笑! 可是,我的小蝸牛卻不見了!小蝸牛,你們到哪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