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文:包餃子
今天,想和女兒一起包餃子吃。包餃子,曾是去年暑假的一個愿望,后來去了趟同學家,也初步學到了包餃子的方法。
雖然,回來后自己也曾試過兩次,但包出來的餃子總是只能躺著,從來就不能像別人那樣端端正正地坐著。什么原因呢?自己也在群里問過群友,后來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面團太軟餃子皮搟得太薄,或者餡兒包得不夠多?
關(guān)于搟餃子皮,自己也有些疑惑,到底怎樣才是正確快捷的方法呢?不如去網(wǎng)上百度一下?有網(wǎng)就是方便,一會兒就出現(xiàn)了好多詞條,還有視頻。大致內(nèi)容如下:“把面和好,要醒一會,然后揪一塊下來,用兩個手搓成長條,均勻,然后按自己想要的大小,切成小點的團,再用掌心揉成圓,用掌心壓扁一點,然后一手拿面,一手拿面杖,由外到內(nèi)均勻的搟,搟的時候拿面的手要把著面團,隨著面杖均勻地轉(zhuǎn)動,餃皮外面要薄,中間要稍微厚一點,以防煮的時候破皮。搟餃子皮是有技巧的。一是要給面上撒些粉,二是右手前后要推動搟面杖,左手要把面按一點一點向左轉(zhuǎn);三是在搟面杖壓到中間時,少用點勁,壓到邊沿時,多用點勁。”
成,那就按這個來試試吧。想起小時候舅舅家做小籠饅頭的時候,似乎也是這么搟皮兒的。不過,那時沒有想到好好學著點,現(xiàn)在只能來依葫蘆畫瓢啰。
早上,冒著雨上菜場采購了點兒原材料:藥芹、胡蘿卜、肉糜、香干等。面粉是早就買好的,用不著張羅了。
十點多鐘,和女兒一起開始包餃子。先煮藥芹,再讓女兒剁成菜末,胡蘿卜是我切的,不然女兒不知該切到啥時候。
當女兒開始剁藥芹的時候,我就開始揉面團。感覺有點爛,就不停地加面粉,覺得差不多了才開始搟皮兒。按照百度上說的那樣,先摘成一個小面團,搓成圓,輕輕地壓扁,左手捏著面團的上邊部分,右手握著搟面杖輕輕地按下去。一邊壓好,趕緊再用左手轉(zhuǎn)動一下,小面團慢慢延展成了大面皮,中間厚,邊緣薄。不錯不錯,應(yīng)該是這種形狀吧。好有成就感,悟性怎么就這么高呢?手也巧得厲害,簡直就是無師自通嘛!
向女兒小小地炫耀了一下,讓她看著自己又搟了一張。女兒也立馬行動起來,一會兒也搟完了一張。孺子可教也!有其母必有其女哦!
開始包餡兒了,向女兒反復(fù)強調(diào)一定要多包一點,讓餃子像肥肥的小豬似的,這樣才能穩(wěn)穩(wěn)地坐著。心中想著,手里包著,最后大拇指和食指使勁兒一壓,哈,一只餃子完工啦!放在篩子里也不再倒下去。不錯,就想看到這樣兒。
忙乎了好久,總算包成了二十幾只,時間也11點半出頭了,肚子更是不爭氣地咕咕直叫喚。先煮著嘗嘗吧,味道不知怎樣?形狀相似了,可不一定結(jié)局就是一樣的呀。
煮了好久,終于煮熟了,女兒也預(yù)先調(diào)好了醋汁。迫不及待地蘸上醋汁嘗了一口,味道還不錯,只是皮兒似乎有點厚實了,應(yīng)該要薄一點兒更好吃。沒關(guān)系,吃一塹長一智,待會兒吃完了繼續(xù)作戰(zhàn)。
一會兒,二十幾個餃子被我們一掃而光,盡管沒有飯店里的好吃,但自己這么辛苦包出來的,一定要好好珍惜的。女兒今天也沒有多嫌棄,自己動手的東東味道應(yīng)該是別具一格的。
吃完后,自己又開始動手包。首先摘的面團一定要小一點兒,搟的皮兒才能薄一點兒。果然,這會兒搟出來的餃子皮細氣好多,薄薄的軟軟的。不過,包上餡兒后又坐不穩(wěn)了,是不是面團還應(yīng)該少加點兒水才成?
這個疑惑還是留給傍晚吧,因為自己已經(jīng)有點累了,想開始睡子午覺。實踐出真知,這是永遠的真理。不過,說實話,包餃子花費的時間真的有點多,就圖個好奇吧,以后也不想多多嘗試,太浪費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