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晚飯時,孩子突然說:“媽媽,余老師今天特意把我叫過去,說我寫的《我的六年級》寫得很好,還要你把我原來的習作,整理個四五篇發(fā)給她,準備和楚才得獎的同學一起放到老師的空間!
我頓了一下,想想后對孩子說:“媽媽覺得余老師是不是為了安慰你?還是不發(fā)為好吧?。再說在楚才杯里,你幾次鎩羽而歸,說明你的寫作還是有問題的,你自己得總結下,找找問題在哪。”孩子看看我,低頭默默吃飯。
其實在楚才杯之前,余老師就讓孩子告訴我,要我整理一些,孩子的文章發(fā)給她。可我一直覺得,孩子近段時間沒亮點文章,她的文章里沒有了往日的俏皮與幽默,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畢竟她還小,閱歷有限,所以建議她不要寫夾敘夾議的文章,免得幾不像。就寫一些體現小學生可愛、純真的記敘文?勺隼蠇尩牟]有做通女兒的工作。而后,她的文章也不給我看了。說是怕我提意見。而我也說她不敢面對批評。于是,就這樣一直拖著沒發(fā)。
這次又沒得獎,于是我更不愿意發(fā)。多不好意思!反正這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
飯后,孩子跑過來,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余老師真的沒有安慰我,在楚才之前,我寫的《最美的時光在路上》,余老師還不是特意叫我過去,說我寫得很好,所以你一定要給余老師發(fā)過去!
忙完,當我在電腦前,一字一字敲打著孩子的文章時,一個善良懂得珍惜的孩子展現在我面前。就因為要拆遷,她每日的早餐,都是豆皮,豆?jié){,近三個月都不換花樣,只為了記住這份曾經的溫暖。為了讓我安心,她從沒抱怨,因拆遷而惡劣的周遭環(huán)境。
她還是一個對寫作,有著無比熱忱的孩子,她用她不同的視野去認知這世界。而我這個做媽媽的做了什么?不但沒有像老師那樣去保護,去愛護,去認可她。反而是質疑!打擊!并用一顆現實,世俗的心,去要求她。
正如孩子文章所寫“生活是一場旅行,而不是一個目的地!
所以最好的時光,一定是“在路上”。我們只要享受“在路上”的這種美好時光,而不要去強求,一定要到達“目的地.”
孩子的文章,教會了我,如何簡單生活,真誠地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