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的記憶(2篇)
廢墟上的記憶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入侵了上海,大街上是荷槍實彈的日本兵,空中是盤旋的敵機(jī),時不時地忘地面投擲炸彈,學(xué)校街道等設(shè)施都炸毀,人們流離失所?膳碌膽(zhàn)爭讓原本美麗的上海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
這時的上海馬路、火車站到處人山人海,大家都希望能夠趕緊逃離上海這個是非之地。這時,一對夫妻急匆匆地向候車室奔去,父親一手牽著孩子,一手提著公文包,背上還背著沉甸甸的行李,眼看就要到候車室了。這時日軍的轟炸機(jī)投下一個炸彈,火車站有一瞬間變成了廢墟,地上的人們死的死,傷的傷,血流成河的場機(jī)悲慘得難以想像。這時他聽到他旁邊的廢墟?zhèn)鱽硪粋微弱的聲音,他知道這是他媽媽的聲音。于是他使出吃奶的勁兒爬過去,手上腳上都被碎片劃出了一道道口子,鮮血在流,可是他全然不顧,一個三四歲的小毛孩仿佛一下子變成一個懂事的大人。因為他有一個希望,一定要看到媽媽,一定要把媽媽救活。終于小男孩爬到了媽媽的身邊,看到媽媽一臉的鮮血,小男孩趕緊伸手幫媽媽擦,媽媽吃力地說“孩子”,接著就斷氣了,就這樣戰(zhàn)爭讓小男孩家破人亡!
小男孩長大了,但他永遠(yuǎn)忘不了日本人轟炸火車站的一幕,忘不了親愛的母親……
想想戰(zhàn)爭中的孩子,再想想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我們多么幸福啊!我們應(yīng)該行動起來讓世界成為一個充滿和平希望的人類家園。
廢墟上的記憶
1937年8月28日,天空灰沉沉的,烏云蓋住了太陽。日軍打破了他們的寧靜,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痛苦。人們匆匆趕向上;疖嚹险荆闭疽咽钦净鹬刂兀险境闪宋ㄒ坏慕煌ㄍǖ,變得異常擁擠。
許多人肩上背著沉重的包袱,懷里抱著個正酣睡的小娃娃,手里牽著個稍大些的小孩,匆匆忙忙地趕路。大炮隆隆的響著,敵機(jī)像兇惡的鷹一樣在他們的頭上盤旋,投下了一枚炸彈,所人有尖叫、驚慌地四處奔跑,這些聲音奏成了一曲死亡之歌,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候,年輕的爸爸媽媽用身體為自己年幼的孩子提供了一個生命場所,“轟”的一聲,為不少人的生命畫上了一個血色的記號,站旁的建筑物轟然倒塌,等幸存的人回過神來,便奮力離開這可怕的地方。但那個鐵軌的孩子呢?他呆呆望著這一切,衣衫襤褸,眼中透著驚恐,“爸爸,媽媽!睕]有回聲,只有建筑物倒塌的聲音。他怎么也無法從周圍面目全非的尸體中找出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最愛他的人已經(jīng)離他而去,除了無助的哭泣,他不知還能干什么。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zhì)問,你們?yōu)槭裁匆l(fā)動戰(zhàn)爭?戰(zhàn)爭無情、可怕,但世界上怎么還有戰(zhàn)爭的硝煙呢?
當(dāng)春天的腳步向我們走近時,我們會伸開雙臂靜靜地等待。當(dāng)戰(zhàn)爭的槍炮再次響起時,我們卻要用心祈禱,在春風(fēng)里的人們都能沐浴在充滿和平與愛的陽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