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底見牛羊! 一陣陣朗讀聲,傳入我的耳中,使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天與地的界限都分不清楚,只看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和一片蔚藍色的天空,太陽熾熱,一直照射在大草原上.偶爾一兩只奶牛從大草原里走出來,草原上搭著幾間小巧玲瓏白色的蒙古包,就像一幅色彩艷麗、優(yōu)美和逼真的國畫。這時從遠處走來的一位內(nèi)蒙古女同胞,這女的頭上戴著一塊藍色的頭巾,有兩條長長的小發(fā)辮在身后晃來晃去。穿著一件紅色的衣服一條淺藍色的裙子,右手提著一只小桶。女同胞走到一奶牛前,蹲了下來,把小桶放入奶牛的腹下,用手把奶牛的奶全部都擠到了那小桶中,牛奶一滴一滴的滴入桶中,不一會兒小桶很快被裝滿了。難道牛不疼嗎?我想不是,應該十分的疼,因為女同胞給牛擠奶的時候,奶牛還在拼命地吃草,可能是在吃草忍受著痛苦,又可能它希望可以給人類再出多一點奶。
牛還有許多其他的用途,例如,人們把牛的皮剝開,可以制作棉襖,人穿上去十分暖和。又可以煮成美味佳肴,特別是煮湯,煮出來真是格外清香。
由此,我對牛的看法就有所不同了。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卻是奶,這牛奶兒童每天早上喝一杯,健康又有營養(yǎng)。牛是一只平平凡凡的牛,可它一生中都默默地為人類做出貢獻,卻從來不接受任何報酬,也不埋怨。這牛多像我們的老師呀!我們的老師像牛一樣樸實,他為了我們這些幼嫩的“花朵”成為國家棟梁,不辭勞累地工作著。我們的老師像牛一樣無私,寧愿自己挨苦,也不愿意我們的成績退步。我們的老師像牛一樣辛勤,晚上預習課文,批改我們的作業(yè)。老師多像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牛呀,他為了我們無私奉獻,辛勤地工作,從來都不埋怨,為我們獻出自己的知識,把我們培育成祖國需要的棟梁之材……
我愛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的牛,更愛辛勤的園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