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實驗
今天上課時,老師突然問我們:“大家知道拱形物體和平板物體能承受壓力的情況有什么不同嗎?”
我們不解的搖了搖頭。
“下面我們做一個實驗,你們自己來解答這個問題!”
說完,老師拿來一堆書,把它們平均分成兩份,然后把中間隔些距離,“橋墩”做好了。緊接著,老師又拿來一張卡片,平鋪在兩個“橋墩”之間,當(dāng)作橋面。我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橋”,心想:這有什么用處呢?
老師又分別把三塊橡皮放了上去。當(dāng)放第一個橡皮時,“橋”
稍微有些陷下去,放第二個橡皮時,陷下去的比剛才多了,但也不至于倒塌,當(dāng)最后一個橡皮放上去的一瞬間,“橋”終于承受不住壓力,倒了。
“同樣的紙,如果把它彎一下,變成拱形,回有什么變化呢?”
老師把紙彎成了拱形,又一次放在“橋墩”上面。“同樣的紙,同樣的重量,可結(jié)果會有什么變化呢?”我自言自語的說。
這時,我看了看“橋”,第三塊橡皮放上去以后,奇跡出現(xiàn)了,“橋”完好無損的“站立”在那兒。
后來,老師告訴我們其中的奧秘。原來,平板的東西承受壓力時,把所有的壓力都給中間;而拱形當(dāng)要承受壓力時,會把它分散到每一個角落,這就是原因。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根據(jù)拱形的原理發(fā)明的。比如安全帽……
沒想到簡簡單單的“拱形”,會有這么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