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簡介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她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qū)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并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余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chuàng)"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骕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chuàng)立;從上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qū)、全國風景名勝區(qū)先進單位、中國首批4a級旅游區(qū)、全國文明風景區(qū)、全國衛(wèi)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遺產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外國人到廬山,驚喜、贊語不絕,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我們說,廬山是秀外慧中。祖國山河處處美,打個比方,群山如同一群美麗的少女,那廬山就猶如婀娜多姿、披肩長發(fā)、帶著金絲邊眼鏡、具有研究生底蘊的少女,亭亭玉立在如詩如畫的含鄱口上。"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廬山天下戀",但令人神往的更是她深厚的文化內涵。這里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每一幢房,如一首詩、一幅畫、一本書。廬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廬山像一座"金山",多少年來多少代,人們盡情地呵護她、深愛著她。建國后,黨和人民給予了更多的關懷。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登山,對廬山情有獨鐘。于1995年3月到廬山視察。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心廬山,給廬山人巨大鼓舞,廬山勃發(fā)生機,山笑水歡。今天保護、管理、建設廬山的人們,深知幸福、深感責任、倍加努力。近年來,江西正在崛起,廬山同樣有了看得見的變化。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戰(zhàn)略構想和省委書記孟建柱關于"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建設世界級名山的重要指示,廬山人民正按此要求在整頓環(huán)境、重塑形象、保護建設、改進服務等方面奮發(fā)有為,加快廬山的發(fā)展。發(fā)展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關鍵,大開放是我們的主戰(zhàn)略,環(huán)境是我們的生命,保護是我們的使命,服務是我們的幸福!我們正在建設學習型世界名山,廬山在奮進、在為江西在中部地區(qū)崛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