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餛飩作文
七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今年的七月,連續(xù)的高溫一天天地刷新著高溫記錄。高掛在天空的太陽像被孫悟空打翻了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烤得空氣都滾燙滾燙的。這樣炎熱的天氣,熱得讓人連一點食欲都沒有,都已經(jīng)過了中午了,我一點想吃中飯的欲望都沒有。媽媽已經(jīng)問了我三遍了,我都說:“太熱了,不想吃!”于是今天中午就沒有燒飯。
由于爸爸下午要出去干活,媽媽給爸爸下了一碗餛飩,爸爸吃好就出去了。到了下午一點多,我開始覺得有些餓了,媽媽說:“那給你也下一碗餛飩吧。”餛飩煮好了,這時奶奶從樓上走下來。我問奶奶有沒有吃過中飯,奶奶說還沒。媽媽準備給奶奶也下一碗餛飩,可是打開冰箱一看,“哎呀,餛飩沒有了!就只剩下這一碗餛飩了。”在媽媽眼神的示意下,我端起那碗餛飩給奶奶先吃。奶奶知道我也沒吃中飯,就說:“小孩子餓不得,囡囡先吃。”我違心地說:“天氣太熱了,沒有食欲,我不想吃。”奶奶堅持要把餛飩讓給我吃,餛飩在我和奶奶之間推來推去,媽媽說:“你們再讓來讓去,餛飩都快糊掉了。”“媽媽你也沒吃中飯吧?”我問著媽媽,同時腦子里靈光一閃,對媽媽和奶奶說,“要不我們?nèi)齻人分著吃吧,反正已經(jīng)快兩點了,每人吃幾個墊一下饑,等一下我們可以早一點做晚飯吃。”媽媽和奶奶都說好。
于是我們祖孫三代圍坐在一起,高興地分享著這碗餛飩?粗棠毯蛬寢屇樕涎笠缰男θ,我心里突然流過一陣清涼,空氣中的燥熱漸漸消散。這和諧的氛圍讓我想起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從小就聰明好學,懂得禮節(jié)?兹诟赣H的朋友送來一盤梨,父親讓他們七兄弟自己挑,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他的父親問他為什么,孔融巧言妙答:“哥哥比我大,應該吃大梨;弟弟比我小,應該讓著他。”孔融這一“讓”,“讓”出了家庭的和諧,兄弟的和睦,“讓”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互相謙讓著分吃餛飩當然不是因孔融讓梨的故事,也沒去想這個故事才這樣做,只是覺得本應該這樣,眼前的情景讓我感覺有些一脈相承的東西存在,它很重要。
爸爸曾經(jīng)跟我說,現(xiàn)在的社會越來越功利化了,金錢正不斷地侵蝕著人們的道德觀念,很多傳統(tǒng)的東西正被人們淡化、遺忘,甚至丟棄。雖然我不太明白爸爸這話的意思,但卻讓我明白到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tǒng)美德。正是這些美德影響著一代代人,給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民族的團結(ji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碗餛飩說明不了什么,也沒有讓我們仨填飽肚子,但它讓我更理解了爸爸說的話,讓我更明白了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美德對家庭的重要性。謙讓在家庭成員之間傳遞,只會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由“孔融讓梨”一脈相承而來的“讓”字詮釋了中華民族謙恭禮讓的美德精髓,是每一代中國人都不能丟棄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