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新四軍紀念館參觀記
今天是周末,我有幸和外公去了高淳老街,一睹了新四軍紀念館的雄姿。
新四軍紀念館,位于老街中央,從外部看,這座紀念館和其他房屋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深紅色的門,門前掛著幾個紅燈籠,一派古老的氣息。但走進里屋,我卻有了意外的驚喜。
由于外公走累了,想休息會兒,所以,我便一人進去參觀。走進館內(nèi),只見正中掛著一幅行草匾額,又寬又長,上面金色的字體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耀眼。紀念館的東南面貼著一些烈士的遺像和簡介。陳崢:(1915~1941)又名陳保安,淳溪鎮(zhèn)人,縣立師范學(xué)校畢業(yè),,1939年加入共產(chǎn)黨,在華北平原反“掃蕩”中壯烈犧牲,享年27歲;刑東升(1919~1943),又名刑杰,刑復(fù)漢,祖籍薛城二村,后遷居漆橋鎮(zhèn),讀書7年,后加入共產(chǎn)黨,在一次戰(zhàn)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24歲……20多歲,正是他們的夏季, 是他們風(fēng)華正茂的時候 ,可是他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群眾,竟付出了最大的代價——英年早逝。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開啟了幸福之門,用火熱的鮮血為我們?nèi)境鲆粭l光明大道,可后人,又有幾人知道他們,又有多少人了解他們?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吧!面對這些無名英雄的付出,我們是否該說句‘謝謝’?是否該向他們肅然起敬呢?
帶著敬佩和好奇,我繼續(xù)參觀,只見展廳中央整齊的列放著幾只玻璃柜,里面珍藏著當(dāng)年給新四軍做衣服的剪刀和尺;當(dāng)年新四軍作戰(zhàn)時繳獲的敵軍機槍,子彈,長劍和一些手榴彈(當(dāng)然,如今已是空的了。╇m然都已是銹跡斑斑,但當(dāng)初新四軍勇往直前,知難而進的精神卻還依然溢滿天地之間!玻璃柜兩旁的墻壁上貼了不少新四軍的事跡和詩篇文章。“波光蕩漾水紋平,河漢復(fù)鉤渠縱橫。舟容與人如畫,抗戰(zhàn)軍中未太平。堤柳低垂晚照斜,農(nóng)家夜飯話桑麻。兵船初過疑群寇,及見親人笑語嘩。江東風(fēng)物未曾諳,夢寐吳天二載前。此日一帆憑顧盼,重山復(fù)水是江南!蘆葦叢中任我行,星星漁火水中明。步哨呼覺征人起,欣然夜半到 高淳!”這是吳肅的《東征初抵高淳》,“敬庭山下櫓聲柔,雨滿江天似夢游。李謝詩魂今何在?湖光照破萬年愁。”這是陳毅寫的《由宣城泛湖東下》……一句句肺腑之言一點兒也不比李白,杜牧遜色?粗矍暗囊磺,我似乎在隱約中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zhàn)爭四起的年代,仿佛聽到陳毅元帥在村民前大聲演說:“敵軍雖有飛機大炮,但絕對不會打倒我們!他們沒有什么好怕的!”似乎聽到了那嘹亮的號角聲,正鼓舞著戰(zhàn)士們前進;仿佛真的看到了淳溪鎮(zhèn)村民下水摸了10幾條鯽魚,新四軍按價給錢,體恤民情的場面……當(dāng)時,新四軍沒有先進的武器,齊全的設(shè)備,僅用大刀、無盡的信心力量和日軍的機槍大炮作戰(zhàn),就能使日方無條件投降,這該是多么艱辛啊!這又該用多少鮮血來筑起這坐勝利成功的堡壘!或許,正像《新四軍軍歌》中唱的那樣:“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前進!前進!……”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也必須繼承革命先輩的戰(zhàn)斗精神,時刻準備著!
所有新四軍戰(zhàn)士,為國捐軀的英雄們,我們一定會向你們學(xué)習(xí)!你們安息吧!此致!敬禮!